2015年上海公务员行测:三段论结论型题目解题方法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5年上海公务员行测:三段论结论型题目解题方法
上海中公、上海中公金融人联合制作 三段论是一个逻辑学概念,它的提出者是亚里斯多德。这一知识点也是在各类考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内容,所以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提醒各位考试,务必要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
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判断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判断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其中包含有(而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 例如:凡科学都是有用的,凡社会科学都是科学。所以,凡社会科学都是有用的。这就是一个常见的三段论形式。三段论一个本质的特点,即传递性。比如在这个例子中,“科学”这一概念在其中就起到了传递的作用,建立起了社会科学和有用的之间的联系。
常见的三段论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所有A是B,所有B是C—— 所有A是C
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 ——所有A不是C
有些A是B,所有B是C ——有些A是C
有些A是B,所有B不是C—— 有些A不是C
对其四种经典形式进行归纳可以发现三段论的主要的特点:
特征:
1、在三段论中,总共有三个概念,其中每个概念在三段论中都出现两次。其中有一概念,在三段论的前提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中未出现,我们把此概念叫做中项,即B。
观察三段论的两个前提可以发现:一个前提是“所有+B”,另一个前提是“是+B”
2、三段论中,若有一个前提中含有“有些···”,则结论也一定是“有些···”引起。
3、三段论中,若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则结论也一定是否定的。
4、另外在三段论中,各位考生还要注意:两个含“有些”的前提是推不出任何结论。同理两个都是否定的前提也推不出任何结论。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这涉及到概念间关系的相关内容,这一内容,在中公教育事业单位考试相关课程中会有详尽的讲解。
为什么要研究三段论的经典形式并且总结三段论经典形式的特点呢?因为在考试中会涉及到一类题型,需要用到这些内容来解题。哪一类题目呢?也就是三段论的前提型题目。
三段论的前提型题目是指题干中给出了1个或多个前提,以及一个结论,问想要得到结论需要补充哪项作为前提。这类题目的解决需要利用三段论的性质来解决。比如看这样一道题目:
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
B.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
C.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
D.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
深度解析:根据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可以知道,三段论的前提中一定有一个是“所有+中项”形式,而这个题目中的中项也就是结论中未出现的概念“艺术家”,所以要补充的前提应为: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答案选择C。
因此对于三段论中的前提型题目,需要各位考生能够在了解三段论特点的基础上,来补充进去正确的前提。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尚明彩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