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原理创新设计作业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检测原理创新设计作业
班级:电气
姓名:牛乐
学号:
09-3班 22090220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年4月
检测原理创新设计作业
教室自动感应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适应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21世纪的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在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照明电路的自动化控制已是随处可见的了。但是要做到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这就是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了。照明电路不仅用在工业生产中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是从小到生活照明,大到工业控制,照明电路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动感应照明控制系统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在各类学校教室的照明灯由于管理不善,经常是教室空无一人,却灯火通明,极大的浪费电源。该设计题目是通过对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同类产品的调查研究,找出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和为什么没有推广的原因,设计制作适合用户使用和方便使用的产品。主要设计内容:人体感应检测系统设计、自动照明开关控制系统设计。
检测原理创新设计作业
(二)、设计原理及方框图
在光线亮时,节电开关呈关闭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节电开关呈预备工作状态。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信号把节电开关启动,灯亮,当人离去时,延时40~50秒后节电开关自动关闭、灯灭。
图1是教室感应自动照明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由红外传感器、放大电路、倍压整流、光控电路、电子开关、延时和交流开关七部分电路组成。
图1教室感应自动照明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2 红外线传感器、光控智能开关原理图
电路原理: 红外传感器是感应人体信号,VT1、R1、R3、C1组成放大电路。为了获得较高的灵敏度,VT1 的β值选用大于100。R3不宜过小,否则电路容
检测原理创新设计作业
易产生间歇振荡,C2、D1和D2、C3构成倍压整流电路。R4、R5和光敏电阻D5组成光控电路。有光照射在D5上时,阻值变小,对直流控制电压衰减很大。VT2、VT3和R7、D3组成的电子开关截止,C4 内无电荷,单向可控硅MCR截止,灯泡不亮。在MCR截止时,直流高压经R9、R10、D4降压后加到C3、CW1(稳压管)上端。C3为滤波电容,CW1为稳压值12~15V的稳压二极管,保证C3上电压不超过15V直流电压。当无光照射D5时,D5 阻值很大,对直流控制电压衰减很小,VT2、VT3等组成的电子开关导通,D3 也导通,使C4充电。R8、C5和单向可控制MCR、D6~D9组成延时与交流开关。C4通过R8 把直流触发电压加到MCR控制端,MCR导通,灯泡点亮。灯泡发光时间长短由C4、R8 的参数决定,按图中所给出的元器件数值(R8为22K),发光40~50秒左右后,MCR截止,灯熄灭。C5为抗干扰电容,用于消除灯泡发光抖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