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地理结业考试(Word,有答案和解析)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7年苏州市初中结业考试
地理 2017.06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
一天中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 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 1)。读图回答 1~2题。
图 1
1. 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
C.这一天 14 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
2. 次日,地球运行在图 2 公转轨道上的那一段?
图 2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B
2.A 解析:本题组主要借助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考查一日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及方向的判读等知识。第1题,读图1可知,这一天中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图中箭头乙指西方,丁指东方,丙指北方,甲指南方;这一天 12 点太阳升的最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不能直射家住40°N的小明头顶。第2题,读图2可知,①段为地球处于春分和夏至之间,②段为地球处于夏和秋分至之间,④段为地球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③段为地球处于冬至和次年春分之间;次日为春分日后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①段。
图 3 等高线图,完成 3~5 题。
图 3
3. 已知 B点的温度为 16℃,那么 A 点的温度约为
A. 14.8℃
B. 15.4℃
C. 16.6℃
D. 17.2℃
4. 一般来说,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 A地
B. B地
C. C 地
D. D 地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为山谷
B.图中山峰的高度可能为 1600 米
C.②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D.①处坡度比③处陡
3.D
4.B
5.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3题,根据图中等高线上标注的数据,可知本图等高距为200米,从而可知A点比B点海拔低2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
温下降0.6℃可知,A点比B点气温高1.2℃,即A点气温为16+1.2=17.2℃。第4题,B地位于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第5题,①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结合图中等高距,估算图中山峰的高度小于 1600 米,大于1400米;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出,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③处等高线比①处密集,即.③处坡度比①处陡。
图 4 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 6~7 题。
图 4
6. 某大洋是指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7. 图中那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6.B
7.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大陆漂移学说。第6题,读图可知,20°W穿过该大洋,从而可知该大洋为大西洋。第7题,魏格纳根据非洲大陆西海岸与南美洲大陆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图中①是北美洲陆地,②是欧洲陆地,③是南美洲陆地,④是非洲陆地。
图 5 表示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科考站分布和泰山站的外观,读图回答 8~9 题。
8. 四个科考站纬度位置最高的是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
9. 建筑物的特点大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泰山站架空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 利于防寒保暖
B. 通风防积雪堆堵
C. 便于天文观测
D. 防紫外线辐射
8.D 9.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区我国科考站的纬度位置和泰山站建筑特点原因。第8题,南极地区距离南极点越近的点纬度位置越高,读图可知,图中昆仑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纬度位置最高。第9题,南极地区极夜时期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泰山站架空设置可以通风防积雪堆堵。
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图 6),回答 10~11题。
图 6
10. 流经图中四省区的河流为同一条河流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11. 图中有热带分布的省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③④
10.B 11.A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省区和河流的地理位置。第10题,根据图中省区轮廓特征判读①为云南
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流经云南省北部和湖北省南部的河流为长江,流经广东省
中部的河流为珠江,流经黑龙江省北部的河流为黑龙江。第11题,四省区中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和广东
省,故这两省有热带分布。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 7%,下图为中国与世界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读图 7 回答 12~13题。
12. 根据预测,到 2050 年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约
A. 10%
B. 20%
C. 25%
D. 30%
13. 2015 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国实施二孩政策,该政策有利于
A. 减少人口数量
B. 降低人口出生率
C. 缓解人口老龄化
D. 减慢人口增长速度
12.A 13.C 解析:本题结合中国与世界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图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及解
决措施。第12题,2050年世界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为16%,中国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为
26%,即中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约10%。第13题,从题干中可 …… 此处隐藏:601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池火灾热辐射计算及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