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入手)_苏教版(2014秋)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课题:3.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
——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题入手
2.学会从问题入手,思考解决问题思路,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掌握从问题入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引入
1、知新必思:
今天我们跟着海绵宝宝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吧!
首先帮助兔宝宝提出数学问题。
解答:
①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②杨树和柳树共有多少棵?
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柳树比杨树少多少棵?
追问:同学们的小脑袋就是聪明,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大家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小组内互相交流完成这几个问题吧!
2、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数量关系式:
看同学们的回答都不错,那你能接着帮助海绵宝宝说说下面两个练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式么?
①小红每天写18个大字,一周能写多少个大字?
②小丽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行60米,10分钟到校,小丽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解答:
每天写的字数×天数(7天)=写的总数
每分钟行的米数(速度)×时间=小丽家离学校的距离(总路程)
【帮助孩子们巩固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今天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师:我们今天与海绵宝宝一起帮助张阿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吧!
说说数学信息:
【帮助孩子们理清题意,掌握已知条件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已知条件: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还剩下多少元?
第 1 页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问题的?
解题思路: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求剩下的钱需要先算用去的钱
要求剩下钱数最多,则需要买价格最低的运动鞋和运动服。
【帮助孩子们认识生活中的实际景象以及根据生活实际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列式思路:
购买的商品价格越低,剩下的钱就越多。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解题过程:
用最少的钱:
130+85=215(元)
剩最多的钱:
300-215=85(元)
答:最多剩下85元
总结1:
解决实际问题:
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②从问题入手,理解问题要求
③圈住重点词语
④根据重点词语一步一步推断
⑤求最多先求最少
⑥求还剩先求已用
【帮助孩子们总结解题思路,以便在之后的练习中,可以更加熟练的解题。】
活动1:“海绵宝宝出游”
游戏规则:根据题意说说从问题入手的所有思路,以及解题步骤。从而帮助海绵宝宝过桥玩耍。
练习1:
图书馆共有连环画98本,幼儿园小班有两个班,每班40个孩子。中班2个班,每班有44个孩子。图书馆打算捐给幼儿园小班或者中班,请问捐书之后图书馆最多还剩多少本连环画?
解答:
已用最少:
40×2=80(本)
第 2 页
还剩最多:
98-80=18(本)
答:最少还剩18本。
喜羊羊团队举行吃青草大赛,已知美羊羊每天能吃60克青草,沸羊羊每天能吃80克青草,一周之后决定胜负,慢羊羊村长为每只羊准备了600克青草,一周之后谁剩的最多?最多还剩多少?
解答:
已吃最少:
60<80 (美羊羊剩的最多)
已吃最少:
60×7=420(克)
还剩最多:
600-420=180(克)
答:美羊羊剩的最多,最多还剩180克。
李老师带了300元给全班45个孩子买节日礼物,要求所有同学买一样的礼物,最多还剩多少元?
每本3元每支5元
解答:
最少需花:
45×3=135(元)
最多还剩:
300-135=165(元)
答:最多还剩165元。
过渡句:刚刚学习了求最多还剩多少。同学们也学会了从问题入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接下来一起看看求最少还剩的应该如何解决?是不是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呢!
三、探究2
问题:最少找回多少元?
思路:
最少找回的钱=带来的钱-用去最多的钱花最多的钱:24×3=72(元)
最少找回的:100-72=28(元)
答:最少找回28元。
总结2:
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第 3 页
解决实际问题:
①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②从问题入手,理解问题要求
③圈住重点词语
④根据重点词语一步一步推断
⑤求最少先算最多
⑥求找回先算用去
活动2:
【游戏规则:根据题意解决问题,只有解题正确才能帮小鸡回家。】
练习2:
李老师批改一篇作文需要5分钟,批阅一篇阅读记录需要3分钟,4小时内李老师批改45名同学的作业,只批改一类作业,哪类作业批改之后剩的时间最少?
解答:
换算单位:
4小时=240分钟
用时最多:
45×5=225(分钟)
还剩最少:
240-225=15(分钟)
答:批改作文剩的时间最少,还剩15分钟。
【强调单位不同,第一步应该先换算单位,为了便于我们计算,一般情况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上一篇:Flex 3 基础教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