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全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本章综述 本章是在前面三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是质点动力学的内 容,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 容.牛顿第一定律从根本上解决了力和运 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研究物体的 受力与运动状态变化间的关系,本章第二 节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采用控制变量法获取结论,渗透物理思想 和物理方法;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间
本章的许多知识都是与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例如牛顿运动定律的两种特殊 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和失重,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获取许多 研究方法,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个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 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四种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
主要内容、课标要求、重点、难点及关键主要内 容课标要求 重点
难 点
关 键
惯性: 惯性定 律;牛 顿第二 定律; 力学单 位制;
①理解惯性及牛 顿第一定律;② 探究加速度与质 量、力的关系; ③掌握牛顿第二 定律;④会区分 平衡力与作用力
① ② ③
② ③
③
1.通过观察和实验以及推论,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物理思想, 才能正确地解决物理问题,避免平时对物 体运动规律的一些误解. 2.矢量性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加速 度方向总是与力的方向一致,而不是与速 度方向或位移的方向一致.力变大,加速 度也变大,而力变大,速度却不一定变 大.判断速度是否变大,应看力的方向是 否与速度方向一致.反过来,在直线运动 中加速度方向一定时,速度变化有两种可
3.重视分析物理情境.善于观察与思考平时所接触的一些现象.几乎所有宏观物 体的运动均与牛顿运动定律有关.当我们 观察到物体的运动时应想到背后的力的情 境,例如,我们应想到飞机起飞前的加速 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有多大.力与物体运 动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我们在解决实际 问题时要用到公式,但每个公式均有它的 物理意义,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可以 说:公式离开了具体的物理情境,就变得 一无用处.我们不提倡死记公式,而是要 求把主要精力放到对实际物体运动的思考 上,这是我们学会物理的基础.
4.本章中所涉及的基本方法有: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是所有矢 量进行加、减法运算的通用定则;运用牛 顿定律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常需要将某 一个物体从众多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 受力分析的“隔离法”,隔离法是分析物 体受力情况的基础,
而对物体的受力情况 进行分析又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基 础.因此,这种从复杂的对象中隔离出某 一孤立的物体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本章中 便显得十分重要.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 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 重要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 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感知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 2.通过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探究,知 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通过学习研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索自 然的情感.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世间万物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但是它们的运动形式却千 差万别,有的沿直线运动,有的沿曲线运 动,有的运动逐渐加快,有的运动逐渐变 慢.物体为什么运动?运动方式又为什么 千差万别呢?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 化,或者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但速度的 方向发生了改变,都称为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具有 加速度.
特别提醒: 判断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即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变化,可能是速度的大小发生了 变化,也可能是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或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个 别同学往往只从速度的大小这一方面去考 虑,忽视了速度的矢量性.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
2.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 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如图乙 所示,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在 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 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 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 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 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