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地理总复习课件 第4单元 第一讲自然地理要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第一讲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 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014全国新课标Ⅰ)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 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 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 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 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 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 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 (1)~(3)题。
2009 2010 年份 1 1.00 植株 灌木植物 数量 草本植物 1 1.18 1 1.09 地上 灌木植物 生物 1 1.47 量 草本植物 1 1.01 地下 灌木植物 生物 1 1.21 量 草本植物
2011 1.00 1.20 1.10
2012 1.00 1.21 1.12
2013 1.00 1.23 1.11
1.550.99 1.29
1.520.98 1.42
1.530.97 1.58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A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 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D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 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D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不难发现,与2009年 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的地上生物 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灌木植物的地下生物量虽然 略有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大幅度上升, 可见实验期间生物量是提高的,①正确,②错误;与 2009年相比,2010—2013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虽然 不变,但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在持续增加,因此植株 密度在增加,③正确;实验期间,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不变,④错误。故选A。
(2)对比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 地下生物量在逐年下降,但草本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在 逐年上升。故选D。 (3)实验期间,灌木植物的植株数量不变、地上 生物量增加较少、地下生物量在下降,说明灌木植物 有萎缩的趋势;草本植物的植株数量、地上生物量和 地下生物量均在增加,说明草本植物有繁茂的趋势。 故选D。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①环境演变的历程 生命出现以前 地球表层的发展 主要是(1) 化学 演化 过程 生命出现以后 (2) 有机进化 (即生物 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 角色 古生代末期 和
②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3) (4) 中生代末期 。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①特点:人类是(5)______________ 自然地理环境 的产物,能 改造 自然,并且能够有意 够有意识地适应和(6)________ 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
力。 ②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 应增强,导致(7)____________ 全球变暖 ,影响自然地理环境 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尊重和顺应 自然规 ③要求:人类必须(8)______________ 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 社会经济建设 与(10)____________ 环境生态保护 坏,注重协调(9)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考点1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理环境演化、地理环境变迁是以生命出现 为分界。生命出现以前,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 以后以生物演化为主。
(2)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 ①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 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 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 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 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 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 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 的序幕。
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代 新生代 中生代 纪 第四纪 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古生代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距今年代 (百 万年) 生物发展阶段 动物界 人类时代 哺乳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两栖动物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 鱼类时代 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海生藻类时代 植物界 被子植物时代
1.81 65.5 142.0 205.1 250 292 354 417 440
495545 2500 3800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 的初期阶段原始生命体
元古代太古代
地球初期发展阶段
4600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即与相 应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当地理环境发生剧变(灾变)时, 生物无法适应导致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 不利于生物生存 生物物种的 ―→导致―→ 的环境变化阶段 衰退和灭绝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时间
古生代 末期中生代 末期
生物灭绝 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 类全部灭绝 恐龙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 动物种类灭绝
例1阅读材料,回答(1)~(4)题。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 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 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 (1)原始鱼类出现在( B ) A.元古代 B.古生代中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2)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 A ) A.古生代地层 B.元古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 …… 此处隐藏:85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