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r13不锈钢零件批量数控车削技巧(4)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可提高对刀速度,且不影响加工质量。
(3)螺纹加工时,螺纹大、小径是重要检测指标,因此首先要确保对X方向的刀偏值准确,并用增量×1档方式试切外圆得到刀偏值,Z方向的刀偏值则用目测法快速完成(螺纹加工编程中有进退刀量,故Z向误差对螺纹旋合长度值影响小),既缩短对刀时间,又不影响使用效果。
3.3 加工技巧
(1)首件试切时,要想保证尺寸精度,应该在粗加工结束后安排暂停指令测量尺寸,修改刀偏值再进行精加工。可在程序清单中将N14;M98P0001中的“;”号去掉,使T01刀具的磨损补偿程序生效。当避雷针粗加工结束后,程序执行N130 MO0时暂停,此时刀具位于X17Z50处,便于工件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将测量结果输入刀具磨损补偿中,若测量结果偏大,磨损补偿值为负,反之为正。磨损补偿添加后,按循环启动键继续加工,程序执行N140 T010l时将刀具磨损补偿带入精加工中,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当完成2-3件产品加工后,刀具进入正常磨损期,为节约时间,可将程序清单中N14行中的“;”号加上,使T01刀具的磨损补偿程序失效。
(2)首件加工完成后,需要更换工件。由于毛坯为16×1000mm的棒料,故将刀具停在N56 X8Z1位置处,利用T01刀头左侧面作长度方向的定位粗基准,用一块厚度略小于1mm的刀垫作为塞尺来调整工件从卡爪中伸出的长度,可迅速实现工件更换,不需要再次对刀便可重新加工。
(3)批量加工初期,操作者应在每件加工完毕后测量其外径尺寸8.9,统计刀具的磨损情况。随着刀具的磨损,8.9的正偏差应逐渐加大。当零件的偏差超过中值时,在加工下一工件前的辅助时间内,可将刀具磨损补偿值输入机床,不必在加工中测量、修改,效率更高。当刀具进入急剧磨损期时,应更换刀位点。此时刀尖磨损明显,加工零件突然有较大偏差。注意每次更换刀位点后要将磨损补偿值清零。
避雷针的加工中,每刀位点可加工零件约50件,每刀片加工零件约200件,每件零件加工工时约2min,每完成10-15件零件加工后要将刀具磨损补偿值在负方向累加0.01mm。 4 结束语
在数控机床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探索数控加工技巧可更好发挥数控技术的优点,有助于更好解决普通车削加工中的难点。本文从数控加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3Cr13不锈钢零件避雷针在数控加工中的工艺、编程和加工方面的技巧,寻求更简洁、高效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益,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樊琳等. 3Cr13马氏体不锈钢的加工[J]. 苏州大学学报,2006 (12):47 -49
[2] 董必辉. 不锈钢加工用刀具切削参数选择分析[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12):91-93
下一篇: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