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城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岚城明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符合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呈现出许多与现代物质文明相适应的时代特征。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过程中,随着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与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校园文化必然带有时代和社会的烙印,并极大影响学校教育功
能的发挥与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切合学生的需求。
校园文化是与社会主导文化相对而言的局部文化,而校园生活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穿着打扮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改变。这一切都带有社会的时代的特征。与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一样,现代文化也有精华和糟粕,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如果协调失当,必然影响学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与优良品德的培养。所以,在学校这块学生生活的主阵地,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其调适、导向的育人功能。
3、切合我校实际情况
我校几乎所有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受社会文化影响大,但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高,喜欢标新,但往往弄巧成拙,学生的思想品德也参差不齐,所以,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
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人品,校园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理论依据
(一)教育学理论依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因而,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
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建设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素质,营造浓厚向上的思想文化
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三)美学理论依据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内自然物质环境和人文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
成。
2、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
3、探索校园文化与学生综合素质关系并构建校园文化的教育模式。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谈话、访问、座谈、发问卷等方式,来了解德育现状、收集有关事实、
数据等材料。
2、活动分析法
对学生的日记、作文、图画、笔记、测验作业、书信、手工制品等学习活动品进行分析研究,
了解学生心理、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状况。
3、经验总结法
根据德育实践所提出的经验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概括,使之上升到德育理论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事实的总和,重视德育实践及其经验的多样性,认真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
校园文化建设结题报告
形成理论。
五、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
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做造林这
样几个方面:
1、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 …… 此处隐藏:52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