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详细教案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金融市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1.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就喜欢提问题,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有的连老师也很难解答。他还喜欢和同学展开辩论,大家称他为“辩论家”。17世纪,距离现在已300年了,那时候科学还没有现在发达,人们非常信奉也就是非常相信一个大哲学家的话,他的名字叫亚里斯多德。那时候,人们把他说的话当作真理从不敢怀疑,而伽利略却大胆怀疑亚利斯多德的话,他不仅怀疑,还用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亚里斯多德的话是不对的。伽利略怀疑亚里斯多德的什么话呢?他是怎样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2.读课题。
师:谁想来读读课题?(指名读)
师:读得多么有力啊,让我们也一起来大声地读一读吧!
师:强调 “着”这个字读(zháo)。再齐读课题。
(第一自然段:伽利略在学生时代就爱提问题。)
二、(第二自然段:当时人们信奉亚里斯多德。)
1、师:对他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谁能用个词来概括?
生:到了信奉的程度。
师:“信奉”什么意思?(板书)
生:听从他说的话。
师:只要是他说的,就相信,那就是尊奉!只要你说的,头脑还思考吗?
生:不思考!
师:这就是信奉!再读这个词语。
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相信到了信奉的程度,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读下表示人们对他的信奉程度呢?
生: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一个人怀疑,许多人责备。什么是“责备”?(板书)
生:是斥责,是批评,是指责。(指导学生读人们指责的话:“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亚里士多德的话就被人们奉若神明。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三、(第三自然段:伽里略对亚里斯多德讲过的一句话提出疑问。)
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年近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读了这句话,他不是轻易地相信,而是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他先去思考亚里
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做了许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
生:(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师:这段话强调了什么?
生: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
金融市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磅重的10倍。
师:题目上哪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呢?
生:同时.
师:那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同时
生:不是。是重的先。
师:人们当初是怎么看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发言自由)
四、(第四自然段:伽里略通过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话说错了。)
师:伽利略不但提出了质疑,而且还进行了试验,他做试验有几个特点?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从句子中找!
生:读。
师:次数多、 反复 、带着疑问、 结果一样。
师:“次数多”和“反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许多次强调什么?
生:次数多,同一个试验做了很多次。
师:为什么?“反复”是不是“重复”呢?
生:重复”就是说这个实验原原本本地再做一次,跟上一次做的没有什么不同;“反复”是说他还是在做这个试验,但是跟上一次做的可能会不一样。
师:请你说一说有哪些不一样?
生:可能他使用的球不一定都是铁的,可能用铜球,还可以换铝球来试。
生:还有铁球下落的高度不一样,他可能让两个球同时从5米处下落,还可能从50米处下落。
师:也就是说伽利略想了各种各样的情况去反复地做试验。他为什么要这样?
生:这样的试验结果才可靠。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反复”去试验吗?
生:各种情况都考虑到。
师:通过试验得出来什么结论?请个同学读出来。
师:总是同时着地,有意外吗?
生:没有,总是同时着地!
师:得出的结论不敢确定,一次试验往往会出错,为了使自己的结论更加严谨,他要对自己负责,对科学负责,这就是可贵的科学精神啊!
师:他考虑得那么周密,又是那样细致,从这里,你又觉得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的科学家呢?
生:认真求实的态度、严谨治学。
五、存疑下课
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结果如何?人们有哪些反应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五.(第五自然段:伽里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
师:知道了这个试验后,许多人来到比萨斜塔周围,等着看伽利略的笑话.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如何?
生:嘲笑他。
师:怎么嘲笑的?谁来读读?
生:“有的说: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 …… 此处隐藏:1495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