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pkpm建模设计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A 各种偏心时的程序考虑:
1、两根梁与柱大偏心连接
当柱范围内有两根梁偏心相连时,应加柱内小梁,以封闭房间。该小梁程序自动定义为刚性梁。
(刚性梁的作用:刚性梁主要起到传递位移、作用力的作用。刚性梁本身不变形,只做刚体移动。刚性梁与刚域的作用是一样的。)
2、梁柱偏心问题:
当梁柱偏心时,程序自动加刚域,来考虑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
也可以通过人工设置刚性梁来实现。
3、上下柱偏心的计算模型
当上下柱形心偏心连接时,程序自动加刚域,来考虑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
B 剪力墙:
1、连梁如何正确建模——按梁输入还是墙开洞?
连梁作为一种重要的、敏感的结构刚度调节器,其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会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分析结果。
连梁按壳元进行划分单元方式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如果单元划分可以很细,则连梁跨高比再大,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
当单元划分受到限制,对跨高比较大的连梁,由于单元划分不够细,将造成较大的分析误差。为此,可以按以下方式处理:
当跨高比大于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分析。
当跨高比小于2.5时,连梁按壳元(洞口)输入、分析。
当跨高比介于5和2.5之间时,按壳元(洞口)分析,应细化单元划分;按框架梁分析,结构刚度将偏柔。
2、剪力墙单元的划分
剪力墙采用二维有限元模型,则单元划分不可避免。
单元划分的粗细均匀性、对称性、合理性等,都会影响到分析结果。
单元划分的特征,也与二维单元的协调性则有关。不同的协调原则,可以认为是不同的分析模型。
SATWE采用节点协调的单元划分原则,对划分合理性依赖强,划分难度较大。
PMSAP采用节点广义协调的单元划分原则,对划分合理性依赖不强,划分比较容易控制。目前一些国外软件也采用这种拟协调的单元划分原则。
单元划分目前不能人工调整,都由程序自动进行,当出现由于单元划分造成局部分析不合理、不对称时,需要调整分析结果,最好采用多种分析模型计算,以增加设计依据。如用TAT来避开这个问题。
3、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的合理应用
这个参数主要是针对有地下室结构、多层带剪力墙结构、底框剪力墙结构而设置的。起算层号是指建模输入的结构自然层号。
当有多层地下室时,地下1层以下可以不按加强区设计,此时该参数可以起到抬高起算层号的目的。
多层带剪力墙结构或底框剪力墙结构,由于剪力墙的轴压比很小,按照抗震规范可以不设加强区,可以把“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定义为大于结构层,则结构分析时将没有剪力墙的加强区。
4墙节点抬高无效
在计算程序SATWE、TAT、PMSAP中,只承认柱节点和梁梁交点的上下变化,不考虑墙节点高度的变化。因为分析时,不能考虑异形墙。
C 有关梁:
1、梁轴向力
一般梁与楼板相连,且在同一标高,楼板平面内的刚度很大,面内相对位移很小,所以,梁的轴力是可以忽略的,刚性楼板假定就是这样考虑的。
考虑楼板的面内变形,或没有楼板,梁会有轴力。
混凝土梁的轴压力一般不考虑,轴拉力与弯矩一起按偏拉构件设计。
钢梁产生轴力,梁应按钢柱的方式验算应力比。
斜梁、坡梁一般都有轴力。
框支转换梁一般应考虑轴拉力(剪力墙工作用导致框支梁受拉),应按偏拉构件设计
2、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的合理使用
梁弯矩放大系数起源于梁的活荷载不利布置,当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活荷载弯矩偏小,程序试图通过这个参数来调整梁的弯矩。
过去这个参数只乘在梁的跨中正弯矩上,但是实际上活荷载不利布置不但对梁的正弯矩有影响,对负弯矩也有影响,所以,目前这个参数在梁正负弯矩上都乘。
当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时,梁弯矩放大系数宜取1.0。如果活荷载较小,则即使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该系数也不要取得过大,宜取1.1以下。只有当活荷载较大时,该系数需要取得大些。
梁弯矩放大系数是最后乘在组合设计弯矩上(弯矩包络图上),所以它把恒、活、地震、风的荷载都放大了。
3梁刚度放大系数的合理应用
梁刚度放大是基于楼板而设置的,在分析时,程序对梁只考虑了矩形截面,刚度偏小。 目前程序的设置及处理方式比较粗糙,整个结构只设两个(分中梁、边梁)。严格说来,应根据每层每根梁的楼板情况而定。
程序下一步将增加这种细化的功能。
4铰接梁的合理设置
混凝土梁应该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所以设置铰接是有问题的。
铰接梁定义的太多,导致内力的重分布,内力分配不合理因数加大,计算结果不合理。结构分析应真实可信。
剪力墙面外的约束程序可以比较真实的刚度比来表现,不应通过铰接的方式调整梁端弯矩。 梁的超限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勿通过盲目设置梁的铰接,来达到梁不超限的目的。 5梁非加密区箍筋
梁非加密区的箍筋,是根据剪力实际计算出来的。梁箍筋是否有非加密区,应根据剪力的变化而定。
6、斜梁的上下层连接
由于建模、分析数据的局限性, …… 此处隐藏:79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