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辅导知能研习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教师辅导知能研习
「師生憂鬱及自我傷害防治宣導」
演講實錄
主講人:紀潔芳教授
紀 錄:簡如梅老師
假設學生突然跑來找你,說:「老師,我好想死!」,妳應該怎麼辦?各位老師請不要擔心,事實上,你只是一個傾聽者跟陪伴者,如果你認為他的問題超出你的能力,可以請輔導室協助或轉介其他社會資源。這邊我簡單介紹防治自殺的三級模式:一、有自殺念頭者,這點老師可以幫上忙。二、有自殺企圖者,此點通常由專業輔導人員來幫忙。三、自殺未遂需治療者,就要由心理醫生介入了。
一、防治孩子自殺的原則
有一個學生告訴老師,他說:「我想要去旅行!」,老師問:「你要去旅行呀?去哪裡?」學生答:「我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老師問:「你要去多久?」學生答:「很久很久。」請問你的心裡察覺到了什麼?
若是學生突然說想自殺,你應該要說:「那你一定很辛苦喔!老師知道你一定很苦,才會想這麼做,對不對?」;或者可以說:「那你想要用什麼方法?」如果回答「想跳樓」,也可反問:「你要跳樓,那你有沒有選好哪一棟樓?」他如果說沒有,那還好,只有概念還沒計畫,還有時間幫助他。要是他回答「有,選好了!那一棟第24層!」「喔!那跟張國榮一樣,那你要跳好喔!張國榮跳下來的臉是朝上的,如果你跳不好,臉朝下就面目全非、血肉模糊,看不出是誰囉!而且救護車來抬張國榮的時候,根本抬不起來,因為他全身的骨架都碎了。」「哦~老師這很可怕咧!」「來,你把老師當好朋友,這麼重要的事情告訴老師,走!我請你吃飯幫你餞行」,帶著他到一個很棒的咖啡廳、選一個很好的角落、有很棒的音樂、餐點,人吃飽就會放鬆下來。
「老師,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餐點。」「若要吃好,不用怕沒有,要有命啦!其實老師年輕的時候,也有自殺的念頭」「老師,我不相信,你這麼棒,從好的大學畢業、有這麼美好的家庭。」「你看到的是這樣子,我後面的坎坷、流淚、流血、奮鬥你都沒有看到呀!」
教师辅导知能研习
好,那麼學生也開始談他的問題,二個人聊完後,老師問:「你現在覺得怎麼樣?」「老師,我考慮考慮。」那就表示他沒有完全打消念頭。這時你可以說,「今天你突然跟老師說,我都沒有準備,請小攤的,以後你若決定,老師再請大攤的,你一定要跟老師講喔!打電話找老師,如果關機請你留話,老師會回話,因為上課時老師都關機」。
為了不要讓他重要的時候找不到你而讓遺憾發生,所以你要特別交代「答應老師,你一定要跟我留話,你若做了決定,一定要給老師機會,這個機會當然不只吃飯,讓我再努力努力。」要跟他握握手、抱抱他都很好。
事後老師要趕快去看學生資料、跟他的好朋友甚至父母親、導師談一談。你還有個責任來安撫父母親,勸他們以比較柔和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孩子才會說真話。「我們去注意他,且不要讓他有負擔,但是要很關心」這就是防治孩子自殺的原則。
二、憂鬱症影片簡介
憂鬱症,這個常聽見的名詞,如果沒有治療的話很可能會自殺,94年有4,282個人自殺,其中有1/4是憂鬱症的關係。憂鬱的症狀如果超過二個星期,就可能得了憂鬱症,如果二個星期內,就叫作憂鬱情緒。上董氏基金會的網站可以找到「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台灣人憂鬱症量表」,你可以做個檢測,瞭解自己有沒有憂鬱症。
◆影片一:「下一次微笑」 「下一次微笑」是真實的故事,由楊丞琳飾演一位少女在練街舞時被心中的偶像糾正,而深深自責悶出病來,後經由雙親、兄長及醫生的關懷,配合定期服藥及家人鼓勵走出憂鬱。片子在溫馨幽默中介紹憂鬱症種種症狀,讓觀眾對憂鬱症有基本認知。憂鬱症要從「改變想法」做起,多往正面想,憂鬱症是會治好的,不過也有可能復發,所以仍要注意。
◆影片二:「當旋律再起」
一個高中男孩,媽媽給他五千塊要繳補習費用,結果在吉他大減價的最後一天,他拿去買把吉他,回家正想自首時,恰逢爸爸公司裁員,於是不敢講而悶出病來,幸好在老師及同學的幫忙下,這個孩子才慢慢地復原。
◆影片三:「十七歲的冬天」
教师辅导知能研习
一個女孩子參加美術比賽獲得第二名而引發了憂鬱症,有時資優的學生較禁不起挫折,因為他們常常是一帆風順,一有挫折便會受不了。這位小女生時常覺得第一名的得獎者歧視她,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是令人失望的人。其實她患了憂鬱症而不自知,對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在投水自殺後獲救,在友情支持下走出憂鬱。
以上這幾個片子都是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讓孩子來瞭解憂鬱症。防治青少年自殺在治標上,要請老師在日常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表現、情緒、言語。在積極面,則應讓學生知道「生之喜悅」,亦可選擇讓學生看生命鬥士的故事。
三、生之喜悅,能呼吸就有希望
◆案例一:
在彰師大我曾給大一學生一份作業,要他們計算從出生到大學一年級大概花了父母多少錢,學生中最少的約360萬,最多的約900萬,之後曾有媽媽打電話來,「紀老師,謝謝妳,妳的作業出的真好,我的 …… 此处隐藏:29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