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教科
时间:2025-04-11
时间:2025-04-11
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合法致富,依法纳税
一、设计思路
“合法致富,依法纳税”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和完善经济秩序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正在下大力气抓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建设的最初的法治不完善的阶段,目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经济秩序,让经济活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形成健康的、公平的法治化经济社会。本课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理解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懂得依法纳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税收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财富观、价值观;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合法致富的重大意义;财富中“法”与“义”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金钱财富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财富拥有财富。那么如何获得财富,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一个有关财富的话题。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多种获得财富的方式,并了解非法获取财富的危害。并且让学生知道税收的含义、意义、作用。考虑到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亲身感受获取财富的过程,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自己父母、家庭获取财富的方式的基础上,辨别是非,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学生自认为税收离他们很远,所以我就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案说法,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说明:税收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总体而言,这节课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先富带后富”的社会意义;认识到这项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伟大事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激励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思想,从小做一个有理想,懂得回报社会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富而思源”的意义。
2.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时,个人的社会责任就相应增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辩论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