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对赌协议“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蒙牛与风险资本的“对赌协议”分 析
小组成员:曹琳琳 胡嘉莹 刘雅琴 曹博微 田媛 周子琦 杨瑶
什么样的民营企业适合风险投资 风险资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主要考虑投资机会 的吸引力、管理团队、交易条款与风险因素。能 够吸引风险资本的民营企业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该企业所处的市场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2.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强,商业模式有创意; 3.有竞争地位的投资项目; 4.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成长性很好且回报稳定; 5.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6.企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诚信的管理团队
为什么要投资蒙牛? 1.蒙牛所处的行业是一个有发展的行业。 2.有竞争地位的投资项目,发展前景十分广 阔,成长性很好且回报稳定。 3.企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诚信的管理团队 。
蒙牛的“对赌协议”的利弊 利:钱和名 1、资金支持,利润回报 蒙牛顺利获得了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国际三 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在需要资金注入的时候得到了资 金支持,顺利解决了蒙牛的资金短缺及融资问题。巨额的 资金投入是蒙牛获得成功的敲门砖。对于蒙牛资金投入遍 寻无门的时候,三家来自海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可以说是当 时条件下蒙牛融资的最佳选择。如果按照 2005年4月的股 价来看,蒙牛和三家风险投资机构双方均可获得20多亿元 的投资利润回报。
2、获得国际化通道在经过风险投资融资之后,三家来自海外 的风险投资机构不仅为蒙牛带来了巨额的资本 ,更带来了蒙牛能与国际长期投资者合作的桥 梁与通行证,同时为蒙牛的管理提供增值服务 ,提升了该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打开了一条迥 异于同类企业的全新国际化通道。
摩根士丹利这个名字给蒙牛带来的不单是 现金和希望,更多的是国际资本力量的专业精 神的震撼和冲击,最终使蒙牛如愿进入资本市 场。蒙牛也从一个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 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速成长的、步入初步成熟 阶段的企业。
弊:风险和限制 1、风险巨大:
为了获得风险资本支持,蒙牛以牺牲企业所有权、控制 权及收益权的风险作为代价。在蒙牛引入风险投资的阶段, 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这是一条蒙牛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 的博弈之路,如果一年后管理层没有完成任务,三家风险投 资机构就是以2597万美元投资完全控制了蒙牛,蒙牛的管理 层包括总裁牛根生将会彻底沦为打工者或者失业出局。 管理层必须时刻都需要保持其持续性效益,在这条博弈 之路上蒙牛所面临的风险无疑一直是十分巨大的。
2、承受各种限制性条件三家风险投资
机构通过对蒙牛管理层售股的限制 使得蒙牛管理层被牢牢拴在资本的战车上,与资本共 进退,某种程度上来说蒙牛可以说是没有主权的。 反观三家投资行,通过债转股,三家机构既分享 蒙牛的成长,又加强了对其的控制,保证了其管理层 对蒙牛股份控制权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一旦蒙牛业 绩出现下滑时的投资风险:( 1 )三家投资机构设计的重新估值方案使得三家 投资机构无论如何都是一直处于胜利的一方; ( 2 ) 服务限制促使牛根生作为蒙牛的管理层领 导人尽心尽力地为蒙牛的发展而努力,同时也是为三 家投资机构带来价值与盈利; ( 3 )蒙牛股份的认购权表明了三家投资机构明面 下对蒙牛资产和股权一直存在的觊觎。
评价蒙牛的“对赌协议” 高风险 蒙牛在对赌协议中虽然能解决资金需求, 和优化股东结构,但是一旦赌输了,则会 损失惨重甚至失去控制权。对于民营企业 所有者来说,这相当于他们将失去自己一 手创办起来的企业,且很难再有拿回公司 控制权的机会。
激励作用: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对赌协议”作为对管理层的刺激手段。 蒙牛渴求资金,接受投资之后,面临着达 不到目标就要被控制股份的局面,管理层 在经营层面和股权结构方面都会更加优化, 以达到最佳效果,完成目标。
成本收益不对等 摩根士丹利和鼎辉等国际顶级投行机构大多资 金雄厚、经营丰富、谈判能力强,国内企业预知 相比处于弱势,缺乏主动权,所以对赌协议中企 业与投资机构之间的成本收益可能不对等。
蒙牛和摩根、鼎辉的对赌协议中,投资机构基 本是零风险,而蒙牛虽然可能会得到大笔资金, 但这要在冒着被没收股份的风险,和被规定一些 相对较高的经营目标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对赌协议” 接受?拒绝? 接受这个对赌协议。 原因: 1、资金 2、知名度 3、促进成长
为什么投行要 提前废除与蒙牛系的对赌协议? 2004年在香港上市后的蒙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发展超过 了对赌协议中的约定。2004年12月,摩根士丹利等国际 投资者行使第一轮“可换股文据”,增持股份 1.105 亿 股。增持成功后,国际投资者立即以6.06港元的价格抛 售了1.68亿股,套现10.2亿港元。2005年3月,鉴于蒙牛 业绩迅猛增长,摩根士丹利决定提前终止估值调整机制, 兑现奖励给蒙牛管理层的6000多万股股份。2005年6月 15日,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资者行使全部的剩余“可换 股文据”,共计换得股份2.58亿股,并将其中的6261万 股奖励给管理层的代表——金牛公司。同时,摩根士丹 利等机构把手中的股票几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