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腾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房树人测验》解析(标准版)
时间:2025-05-12
时间:2025-05-12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测试《房树人测验》的解析
慧腾青少年心理辅导学校《房树人测验》解析(标准版)
一、施测方法要求
房树人测验,受测者只需在一张白纸上分别随意画房子、树木和人就完成测试。例如从
房子及人的位置与距离就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以施测老师的专业经验分析为主,主
观判断,所以这种分析多数会结合其他量表测试使用。
测试方法:
1. 测试前的准备:准备测验纸、A4纸,没有橡皮胶的铅笔一枝(2B)。
2.要求:
(1)画好的线条不可以擦掉,但可以修改;
(2)画完一部份或整幅图画后,不得重画;
(3)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必须有房子、树、人;
(4)画人的时侯,不可以画火柴人;
(5)画图时不可用尺子、圆规、颜料等工具;
(6)构思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
3.测验指导语
首先让被测者填写姓名、年龄等一般资料,然后把测验纸放在被测者面前。指着 [A] 的
方框告诉被测者:“请拿铅笔,认真的画一座房屋,画任何结构的房屋都可以,只要你努力
的画,就可以了。自己觉得画得不满意,可以用橡皮修改,在时间上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你
认认真真地画就可以了。”
被测者中有中年、老年,还有儿童,有时候,他们会提出“我不是画家 ,在学校念书
的时候也没有学过绘画”,从而对该测验表现出抵制。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测验者,要明确
的告诉他们,“房树人测验”不是一个有关艺术能力的测验,在描绘的时候,并不要求你画
得跟画家一样,只要使他们能够认真的配合,顺利进行描绘就行;当有的被测者提出要求用
尺,要明确告诉他们,画这些画不能使用尺等工具,请采用手描的方式进行。
4.对测验的记录:
在测验的过程中,要求测验者进行以下记录:首先要记下描画时间,指导语结束后到被
测者开始描画的时间,一幅画画完所需时间等。其次,对于被测者在描绘房、树木、人时要
正确的记录画面部分的顺序,如先画房顶、然后画墙壁、再画门、窗等。最后,被测者在描
绘过程中,可能会作出某些提问或自言自语的进行解释,如“这是房顶。这是墙壁。这有一
个窗”等等,也需要进行记录。总之,要严密的观察被测者在绘画过程中是连续性描绘还是
停顿性描绘。描画过程中情绪状态怎样,是平稳的,还是烦躁的;是心安理得的,还是烦恼
的;对绘画是合作的,还是抵制的。
二、结果解析:
分析方法:
(一)总体印象:对被试的直感,表面观察测验态度。
要直率地、生动地描写被试者的表现,如惊喜忙乱、软弱无力、冷漠、幼稚、认真、一丝不
苟、无精打采、懒洋洋、慢吞吞、粗枝大叶、不细致、生硬不合作、敷衍了事、有安定感、
友好、不安、散漫等。
(二)形式分析: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测试《房树人测验》的解析
1、测验时间:一般所需平均时间 房子(H)为11分钟,树(T)为9分钟,人(P)为11分钟
2、顺序:
正常为 H:屋顶—墙—门—窗。
T:树干—冠—根。
P:头—面部—躯体—手—脚。
顺序混乱往往说明被试者 ①精神发育迟滞;②情绪障碍、兴奋、无计划;③与众不同
的思维方式,精神分裂症;④图形综合不能,脑器质性障碍;⑤轻率任性;⑥无决断力、不
安,有关反复抹消的部分,提示多存在心理冲突问题。
3、远近感:
(1)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提示具有适切的调动感、现实感、冷静性、计划性。
(2)画面过分远离:提示回避现实,或过度批判的,焦虑不安,自卑感。
(3)画面无远近感:缺乏调整力,只看到问题表面,心理水平未成熟。
4、使用画面之大小:
(1)、过大:画面>2/3纸——显示强调自我存在、活动过度、对环境感知无压力、但内心 充满紧张、躁狂、妄想、攻击、好幻想、敌意。
(2)、过小:画面<1/9纸——不适应环境、自我抑制、内向、自尊心弱、自我无力感、自
卑、焦虑不安、害羞、活动少、精神动力不足、退行。
5、位置:失去比例,失去比重时有意义。(空白部分>2/3)
(1)、中心画——成人提示内在的不安感,努力维持内心的平衡,控制自我,儿童具有自我
中心,可塑性差,不能客观地认识环境。
(2)、左侧画——感情世界,过去的生活,内在生活,自我意识,女性化。
(3)、右侧画——理智世界,将来的生活,外在生活,客观意识,男性化。
(4)、上 部——目标远大,努力追求,在空想中寻求满足,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感,自我与
他人保持距离,难以接近,乐观。
(5)、下 部——感到自我现实的确定的目标,失败感,不安感,非协调感,抑郁,具体的
事物存在于身边才能安定的想法。
(6)、与画纸的一边相连接——对自己独立的行动感到不安,渴求得到依赖,支持的人。
(7)、转换画纸的方向——对外界的反抗态度,攻击的倾向。
6、切断
下切:内心有强烈的冲动性,压抑冲动,努力 …… 此处隐藏:393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