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3)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C.失业率控制在3-5%之间
20.传统型的劳动关系类型是( ) A.利益一体型 C.利益冲突型
D.失业率控制在5-8%之间
B.利益一体化 D.利益协调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为(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规模效应 D.自然失业
E.季节性失业
22.对于劳动力市场含义表述正确的有( ) A.实现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B.实现劳动力交换的机构
C.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劳动力价格(工资)的运行趋势 D.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E.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唯一途径
23.在集体谈判决定工资模型中,确定双方坚持点的主要因素有( A.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B.经济的景气程度 C.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D.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E.双方的谈判技巧
24.总供给等于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其公式中的生产要素包括(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土地 E.管理
25.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A.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E.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劳动的边际产量 27.一般均衡分析 28.工资 29.摩擦性失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