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自动化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仪表自动化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展望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显示、记录或控制的仪表,又称工业仪表或(工业) 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工艺生产过程的检测是了解和控制工业生产的基本手段,只有在任何时刻都能准确地了解工艺过程的全貌,并进行控制,才能保证生产过程顺利,并以高的生产率、小的消耗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1.工业仪表及自动化的历史
工业仪表最早出现在20 世纪30 年代,最初只用于化工、石油炼制、热能动力和冶金等连续性的热力生产过程,因此当时称为热工仪表。当时的工业仪表的结构形式主要是机械式或液动式,仪表体积较大,只能实现就地检测、记录和简单的控制。到了30 年代末和40 年代初,出现了气动仪表,并使用了统一的压力信号,遂有了带远程发送器的仪器。它能在远距离外的二次仪表上重现读数,从而能集中在中心控制室进行检测、记录和控制。50 年代又出现电动式的动圈式毫伏计、电子电位差计电气机械式调节器和整套的电子管调节仪表。60年代后半期,随着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仪表便向着小体积、高性能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实现了用计算机作数据处理的各种自动化方案。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又有了迅猛的发展, 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多功能组装式仪表也投入运行,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在化工自动化技术工具中发挥了巨大作用。80 年代出现的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将仪表和生产自动控制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工业仪表的发展促进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已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自动化工具。
2.工业仪表及自动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的发展道路, 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 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工业计算机系统行业已经形成。但是由于我国自动化仪表行业起步晚, 底子薄, 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国内外市场约束加大, 竞争加剧,行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外部环境而言政策环境制约和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自
上一篇:军乐队乐器种类 人员编制
下一篇:信息安全 第11章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