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成果扫描讲解(2)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相关专家指出,之所以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该技术创造性地采用部分还原的复合氧化物作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兼具金属催化剂和分子筛的双重功能,反应过程中,可使一氧化碳分子在催化剂氧缺陷位上吸附并解离,气相氢分子选择性地与解离生成的碳原子反应,生成亚甲基自由基,而催化剂表面的一氧化碳解离生成的氧原子倾向于与另一个一氧化碳反应,形成二氧化碳。亚甲基自由基不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或发生表面聚合反应,而是迅速进入分子筛孔道,在孔道限域环境中进行择形偶联反应,定向生成低碳烯烃。由于是以一氧化碳替代氢气来消除烃类形成中多余的氧原子,在不改变二氧化碳总排放的情况下,该技术摒弃了费托工艺中水煤气变换反应,从原理上开创了一条低耗水、低耗能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新途径。
而据记者了解,类似轰动国内外的煤转化创新技术,近几年在我国煤化工领域层出不穷。
2010 年8 月8 日,采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单位联合开发的煤经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建设的神华包头60万吨/ 年甲醇制低碳烯烃项目投料试车成功,使我国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化技术一举超越德国鲁奇、美国UOP等企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据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首席科学家、大连化物所副所长、中
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透露,近几年,他们的研究并未停歇,继甲醇制低碳烯烃
一代、二代技术之后,大化所研究人员又成功开发了甲醇甲苯制对二甲苯、甲
醇制对二甲苯联产低碳烯烃、丙烯加乙酸制乙醇及异丙醇、钴基催化剂费托合
成油,以及煤制甲醇经二甲醚制乙醇等新技术。
2013年 3 月,由清华大学与华电煤业化工集团联合开发的甲醇流化床制
芳烃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组确定“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