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力》教学案例(5)

时间:2025-04-20

探究活动

【课 题】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活动流程】

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力的作用效果的网上信息;力的作用效果相关实验记录.

【备 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随堂检测

第四节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出去,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

(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 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

2、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统称为。力的作用一定是同时,必定有 。当两个物体间存在力的作用时,两物体 直接接触(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是 、 、 。

3、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力时,脚也会感到明 。请再举出相类似的事例:

4、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各设计一个实验加以证明

5、重50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自信快乐地学习:初中学生年龄在十三四岁,稚气未脱,活泼好动,感性认识占主要地位,课堂上应多用实验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因而本节课设计以学生提问为起点,学生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程及科学方法,并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许多问题。学生能独立完成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特别是探究开始,教师备课时原计划通过步步提示让学生表达出设计实验的方案,没想到课堂上学生却是争先恐后地想表述,使整个45分钟的课堂学生情绪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提出了许多教师想不到的问题,例如:用力拍桌子,为什么手会感到痛?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进,这是为什么?课堂上说实话老师有些紧张,总担心学生提出怪异的问题,教师的智慧和灵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以为学生只能描述如何探究自己的猜想,没想到有一名学生并不满足于口头表述,说:“老师我想边做边表述,行吗?”我赶紧让他上台表述,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之后还有一位同学站

《什么是力》教学案例(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