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数学必须掌握公式(6)

时间:2025-07-09

此公式汇集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所有的公式,特别适用于小学毕业班的复习。

1、比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比例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不变。)

5、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两种量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x÷y=k(一定)

正比例判定方法: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主要是看它们的商是不是一定的。

6、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x×y=k(一定) 反比例判定方法: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主要是看它们的积是不是一定的。

7、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 ; )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图上距离

8、比例尺的分类按形式分:数值比例尺 1:5000000

线段比例尺 0 50km

9、 比例尺的前项是1,这样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 如:1:50000

比例尺的后项是1,这样的比例尺是放大比例尺。 如:5:1

九、统计

1、从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小学阶段数学必须掌握公式(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