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去向意愿研究开题报告(3)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于学生自身的主观方面。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从主到次依序为:1、毕业生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2、就业人数太多;3、教学脱离实际需要;4、就业期望太高;5、社会需求少;6、用人制度不规范,尤其是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不到位;7、企业的要求太高;8、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倒闭。从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看,大学毕业生对影响就业问题的分析上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情况,毕业生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将“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放在了首位,也认识到“就业期望值太高”这样的不足,这是理性的一面,但是认为“就业人数太多”、“社会需求少”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显示出欠缺理性的一面,虽然这是目前的现实问题,但是绝不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结果,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专业教育也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如何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五)求职渠道和方式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求职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哪些渠道和方式最受学生欢迎、最为实用呢?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认为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为:1、各种规模的校园招聘会和学校就业网站;2、各地人才、职介服务机构组织的招聘会;3、亲戚、朋友、老师的介绍;4、校外就业网站;5、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掌握丰富的就业信息无疑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从调查结果看,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这些年来没有太大变化,毕业生通常对校园招聘会充分的重视,依然将通过父母、亲戚、朋友等各种社会关系获知求职机会作为有效地手段。在招聘网站的使用上,存在着专业的差别,大学毕业生应当进一步重视专业招聘网站提供的大量招聘信息,可以选择直接在线投递简历、申请职位。此外,还要随时关注学校BBS就业板块和各大公司网站上的招聘专栏,也能方便地对准自己心仪的岗位。
(六)工作的责任心、稳定性方面
在“如果和一家单位签约后,又有一家你更满意的单位要你,你会如何做?”的问题中,有54.3%的学生选择“先与第一家单位协商解除协议,再同第二家单位签约”,有18.4%的学生选择“先同第二家单位签约,然后通知第一家单位,不惜违约”,有27.3%的学生选择“放弃第二家单位,不改初衷”。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签约就像吃了“定心丸”,意味着可以从容地再找更好机会,找不到也有退路。于是,一些学生刚签下一个保底的单位,就开始另觅高枝。从建立诚信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是违背诚信精神的,对违约者的个人信用度也是有损害的。因此,毕业生在择业、签协议、违约前都要慎重。
(七)对自主创业的想法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自然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回答“你会考虑自主创业?”这个问题时,有46.8%的学生选择“工作难找,会考虑自主创业”,有15.4%的人选择“不会,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有7.1%的人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剩下的30.7%则是“暂时没有考虑过”。在大学毕业生当中有创业意识的人已经超过了半数,这些大学生更多的是考虑通过创业获取财富来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更能够长久的解决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的单一心理,而且还认识和溶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和自己的熟悉行业来选择创业方向,这是很明智的,但对如何选择还很模糊不清,经常会导致出现激情满满而处理实际困难或问题的心理准备不足的现象。 以上是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探寻到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和问题,接下来就需要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寻求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和
上一篇:牡丹花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