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绝对经典)(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自己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绝对和别人都不一样。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景象)的语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2)高峰为静,流水为动;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记承天寺夜游》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5黄鹤楼 唐-崔颢 “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 菊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 莲---“花之君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送友人 唐-李白
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本文的哪两7刘禹锡《秋词》
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路;未果,寻病终。 (3) 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诗情到碧霄。
不拘繁文苟礼,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8鲁山山行 梅尧臣
六、本文概括莲花生长环境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而不妖。全文的主旨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4)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升树,林空鹿饮溪。 七、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9浣溪沙 苏轼
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讨论、 回答下列问题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1、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设下悬念,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使故事更加离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2、“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10十一月四曰风雨大作 陆游
同予者何人?
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为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 ,对战乱频繁、入梦来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民不聊生社会现实的厌恶)
…… 此处隐藏:297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