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6)

时间:2025-04-30

各种主要工业化阶段理论汇总

减去资本存量的折旧)的估计,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一部分消费品用以维持劳动力,因而劳动力资源也同样会贬值。库兹涅茨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制定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的协议来解决。假如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增加资源的供给,则可以获得一个界限;假如最终目标是消费者满足,就可以获得另一界限 用这种方法制定国民收入概念的一个正当理由是,由于普遍动机,必须衡量为满足作为一个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整体的国家的当前和未来需要的经济体系所作的积极贡献。这种消费最大化的动机主要是从商品是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商品而存在这一角度出发的。在这个问题上,库兹涅茨继续进行了研究,并对最终产品和产出的市场价值的定义作了修改。罗伯特·S?艾思纳和一个协会根据库兹涅茨的概念和观点编辑了《账户的总收入体系的估计》一书。国民收入统计所提供的框架对现代政策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这种框架在过去50年里已被全世界广泛应用。库兹涅茨还帮助几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编制了最初的收入估计。而且,国民收入账户也是消费、储蓄、投资等数据以及其他用以检验由政府、教育和研究的经济学家所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所需的数据的来源。库兹涅茨为这个经济和统计领域也做了主要贡献。

经济增长理论

库兹涅茨在1930年出版的《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提出了长期动态增长过程在深化经济现象的理解中的核心地位。在库兹涅茨看来,把经济分析局限于静态均衡理论,会阻碍它理论上的发展。库兹涅茨毫不妥协地坚持长期考察的重要性。他指出:“如果我们既不知道需求和供给赖以发生反应的变化总过程,也不知道前者对后者可能已经施加的影响,那么,我们对需求和供给的瞬间的、静态的反应的研究怎么可能是全面的呢?”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库兹涅茨的方法是很明显的: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各个时期增长的数量加以比较,将一些国家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征曲线的某一特定时点上的横断面数据加以比较,还有对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尽管库兹涅茨也研究地区间增长模式的差异,但他认为“国家”是研究的最合适单位,这主要是因为占统治地位的政府,有能力推行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政策。 1971年12月,库兹涅茨在斯德哥尔摩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所作的演讲中,提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总产量和人口的快速的增加;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生产效率的增长率;第三个方面的经济结构从农业生产上中主导地位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改变;第四个方面是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第五个方面则是通讯和运输技术改变引起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最后一个方面是,世界经济中的分化迹象。

工业化阶段主要理论(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