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液压系统设计与分析(3)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H&V,MF,MSD等逐渐进入到世界各地的地下工程建设中。传统的盾构多以圆形断面为主,但是其断面空间利用率低,尤其在人行地道和车行隧道工程中,矩形、椭圆形、马蹄形、双圆形和多圆形断面更为合理。目前,盾构的形势越来越多,已生产了断面为圆型、矩形、球形、双圆形、三圆形、多心形、复连形、多边形盾构、子母盾构等,直径从200mm到18m。
日本在80年代开发应用了矩形隧道,在90年代开发应用了任意截面盾构和多元盾构,并完成了多条人行隧道、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地铁隧道、排水隧道、市政共同沟隧道等,使异形盾构技术日益成熟,异形断面隧道工程日益增多。日本于1986年制造了马蹄形机械挖掘盾构,1991年制造了马蹄形的ECL盾构,1993年制造了迄今最大的双圆机构,1995年制造了三圆盾构,1996年制造了7950mmX5420mm的矩形盾构,同年又完成了球形刀盘盾构,1997年制造了MMST盾构,1999年生产了子母盾构,2001年制造了MSD盾构。
1.2 国内盾构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盾构的开发与应用始于1953年,东北新煤矿用手掘式盾构修建了直径
2.6m的疏水巷道。1962年2月,上海城建局隧道工程公司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对盾构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台直径4.16m的手掘式普通敞胸盾构,隧道掘金长度68m,试验获得了成功,并采集了大量的盾构施工法隧道数据资料。1965年3月,由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2台直径5.8m的网格挤压盾构,于1966年完成了2条平行的隧道,隧道长660m,地面最大沉降达l0 cm。1966年5月,中国第一条水底公路隧道— — 上海打浦路越江公路隧道工程主隧道采用由上海隧道工程设计院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直径10.22m网格挤压盾构施工,辅以气压稳定开挖面,在水深为16m的黄浦江底顺利掘进隧道,掘进总长度1322m。1973年,采用1台直径3.6m的水力机械化出土网格盾构和2台直径4.3m的网格挤压盾构,在上海金山石化总厂修建了1条污水排放隧道和2条引水隧道。1980年,上海市进行了地铁1号线试验段施工,研制了1台直径6.412m 网格挤压盾构,采用泥水加压和局部气压施工,在淤泥质粘土地层中掘进隧道1130m。1982年,上海外滩的延安东路北线越江隧道工程1476m圆形主隧道采用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江南造船厂制造的直径
下一篇:常用稳压二极管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