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知识汇总(9)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植保知识,有许多内容。
果好、节省农药的优点,但不宜用于化学除草。由于农药使用浓度较高,对高毒农药不能采用这种喷雾方法。
4、很低容量喷雾 很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以水或油为载体,农药浓度在3~1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为 0.5~2.5升,雾滴直径在80~150微米,是一种飘移累积性喷雾。适用于少水地区大面积防治病虫害,不适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微量喷雾具有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的优点,但受气候影响大,雾滴飘移损失大,施药技术比较严格,易造成作物药害和人畜中毒,在病虫防治中不常用。
5、超低容量喷雾 超低容量喷雾,又称微量喷雾,是采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加上超低容量喷头喷雾,以油或水为载体,农药浓度达10~60%,每亩(667平方米)喷液量 0.15~0.5升,雾滴中值直径为15~75微米,也是一种飘移积累性喷雾。适用于少水地区,防治爆发性病虫害,不能用于农田化学除草。具有工效高、节省农药、防治及时、不用水的优点,但操作技术严格、雾滴受气流影响大,施用不当会产生药害。
二、喷雾时注意的问题
1、注意提高药液的湿展性能。在喷洒农药时,乳油、油剂在植株上的粘附力较强,而水剂、可湿性粉剂的粘附力较差。从提高药效出发,在喷施杀虫双、二甲四氯、草甘膦等农药时,可加少量中性洗衣粉作展着剂,提高药剂的湿展能力。在一些除草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可提高展着能力,如二甲四氯加0.5%硫酸铵后,吸收时间从24小时减少到10分钟。
2、应重视稀释药液的水质。水的硬度、碱度和混浊度对药效有很大的影响。当水中含钙盐、镁盐过量时,可使离子型乳化剂所配成的乳液和悬液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有的药剂因转化为非水溶性或难溶性物质而丧失药效,在一些盐碱地区,水质pH值偏高,会与药剂产生中和反应,使药效下降或失效。水质混浊会降低农药的活性,也会使草甘膦、百草枯等除草剂加速钝化失效。因此,药液用水应选择pH值呈中性的清洁水为宜。
3、要防止农药中毒。在喷雾过程中,雾滴常随风飘移,污染施药人员的皮肤和呼吸道,因此,施药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高毒农药如甲基1605、甲安磷等不能细喷雾。有些农药毒性高,如杀虫双、杀虫环、杀虫脒等,在人口密集地区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4、注意提高喷雾质量。喷雾法一般要求药液雾滴分布均匀,覆盖率高,药液量适当,以湿润目标物表面不产生流失为宜。防治某些害虫和螨类时,要进行特殊部位的喷雾。如蚜虫和螨类喜欢在植物叶片背面危害,防治时,要进行叶背面针对性喷雾,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信息来源:农药网)
如何根据虫害特点开农药配方
杀虫剂使用后,要进入害虫体内到达杀虫剂的作用部位后才能发挥其杀虫的功效。但是不同的杀虫剂到达害虫体内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害虫的自身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掌握杀虫剂的知识,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针对害虫使用正确的杀虫剂配方。
一、在根据害虫口器特点选择杀虫剂
我们知道,农业生产中有九个目的昆虫是主要的农业害虫,它们是鞘翅目(甲虫类) 、鳞翅目(蛾蝶类)、直翅目 (蝗类、蟋蟀、蝼蛄)、膜翅目(叶蜂、茎蜂)、等翅目(白蚁)、缨翅目(蓟马类)、双翅目(蝇蚊类)、半翅目(蝽类)、同翅目(蝉、虱、蚧、蚜类)。但是多数杀虫剂可通过昆虫口器进入昆虫体内,然后才到达作用的神经系统标靶,发挥其杀虫的作用。因此,了解害虫的口器,对我们选择杀虫剂配方确保杀虫效果至关重要。根据害虫的取食特点,可按口器特点进行分类。
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口器害虫在为害作物时一定要取食植物叶片或其它组织,造成叶片缺刻等伤害。主要的害虫有鳞翅目幼虫(如卷叶虫、夜蛾幼虫、柑桔凤蝶等)、鞘翅目害虫(甲虫类)、直翅目若虫和成虫(蝗类、蟋蟀、蝼蛄)、膜翅目幼虫和成虫,胃毒性强的杀虫剂对这类害虫防治效果最为显著,内吸性好的但触杀和胃毒作用欠缺的杀虫剂对这类害虫无效。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