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施加方式在阳极氧化钛薄膜形成过程中的作(3)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不错的论文
第12期巩运兰等:电压施加方式在阳极氧化钛薄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87
阳极,直接施加一定的电压进行恒压直流阳极氧化的方法。氧化过程中电流密度经过了急剧上升一快速下降一逐渐稳定的过程。
图1是在不同电压下进行恒压直流阳极氧化5min后的SEM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到,在60V电压下制备的Ti0。薄膜不能形成纳米孔,当电压升高到80V时有极少量不通透的纳米孔形成,在100V时这种不通透纳米级微孔的数量明显增多,当电压升高到120V时,形成了具有纳米级微孔的Ti0。薄膜,纳米孔的平均孔径约为110nm,孔密度约为8×108个/cm2。但纳米孔的分布非常不均匀,孔径也不均一,并且在每个纳米孔的周围都存在一圈突起,使得每个纳米孔好像是一个已经爆发的火山口。
2.2连续增加电压法
图2是采用连续增加电压法制备的TiO:薄膜SEM照片。制备方法为:首先施加60V电压,电流密度急剧增加然后快速下降,当电流密度下降到最低点时增加10V电压。增大电压后电流密度再次增大然后下降,当电流密度再次到达最低点时,电压再增加10V,依此类推,一直增加到120
V。
在120V电压下再氧化5min。从照片上可以观察到,采用逐渐升高电压方法制备出的Tioz薄膜的表面,有许多即将形成纳米孔的胚胎,但没有形成真正的纳米孔。
图2连续施加电压法制备的Ti晓薄膜形貌
Fig.2
Surface
morphologyof
Tioz
film
formedincontinuousvoltage
2.3两步施加电压法
两步施加电压法是首先施加一个初始低电压(以下称作“初始电压”),电流密度经历一次快速上升及急剧下降的过程。当电流密度下降到最低点
万
方数据时,再施加一个高电压(以下称作“放电电压”),电流密度再一次经历快速上升及急剧下降的过程。
图3是在120V放电电压、不同的初始电压下制备的Tio:薄膜SEM照片,由图可见,TiO:薄膜的形貌与图1(d)相似,纳米孔周围也有一圈
图3两步施加电压法制备的Ti02薄膜形貌
Fig.3
Surface
morphologyofTi02film
formedintwo-step
voltage
上一篇:中考数学压轴题详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