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知识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14)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高中语文 文言知识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
⑤俱:船、粮、战俱办。/待吾客与俱。 ⑥悉:悉使羸兵负草填之。/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举家庆贺。/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刑人如恐不胜。/不胜枚举。 ⑨备: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常痛于骨髓。
②雅: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荣禄遇足下素厚。/素疾大户兼并。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
司业、博士为之师”) (四)关于文化常识 1. 文史专名 (1) 五经:《诗》、《书》、《易》、《礼》、《春秋》 (2)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学问和技能 ) (3)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传:“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衡不慕当世。 ②未: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愿将军勿虑。 ⑧莫: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二)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2行:去应荐。
3 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连辟公府不就”)
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不应”) 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 8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
(三)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 官职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官名。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 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 ④元丰七年 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3. 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 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③河间相 ④京师(京城) 4.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6)史汉:《史记》、《汉书》。 (7)《汉书》: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编年体;国别体。(例如:《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例如:《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必修5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 …… 此处隐藏:76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陕职改办字〔201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