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知识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11)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高中语文 文言知识归纳 新人教版必修1
(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 吗?”) 9.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 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 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 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者, 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 乎:表反问,难道 吗,哪里 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必修4文言知识归纳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可予不:(不,通“否”。) 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双手捧着。)
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设九宾于廷(宾,通“傧”,接引宾客的人,傧相)
肉袒伏斧质(质,通“鑕”,铁钻)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yã,语气词,吗) 二、古今异义 1.指示:
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
古义:遵守约定(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3.得罪: 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 4.明年:
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
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 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 7.鄙贱:
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 此处隐藏:71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陕职改办字〔2011〕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