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农业大数据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7年第8期60
方案与应用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滕州农业大数据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李慧芝* 苗志祥 LI Hui-zhi MIAO Zhi-xiang
摘 要 滕州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但农业大数据应用仍处于“农业数据源-农业数据
管理”初级阶段。政府高度重视、数据资源海量、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构成滕州农业大数据利用的有利条件,但仍受制于数据资源缺乏且开放共享不畅、人才匮乏等多个因素。滕州农业大数据利用应向精准种植、种植结构优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滕州;农业大数据;现状;前景
doi:10.3969/j.issn.1672-9528.2017.08.013
* 滕州市农业局市场与经济信息科 山东滕州 277500 1 发展概况1.1 滕州农业概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万亩,辖21个镇街、1250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70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滕州地处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地温16.3℃,10℃(含10℃)以上积温为4359.4℃;相对湿度年平均为68%;光照时间年平均为2384.4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4.4%;雨量充沛,降水量年平均为780mm ;水资源较为充足,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系,地下水资源总量3.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无霜期长,全年无霜期210天左右。境内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灌排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滕州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粮食精种高产、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畜牧标准化养殖在全省乃至全国居于较高位次,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蔬菜基地、出口肉鸡标准化基地,是全国最大的二季作马铃薯县级产区,被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1.2 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
滕州市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2005年起,滕州市农业局承担实施了农业部“三电合一”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2009,滕州市被评为“全国农业信息化先进地区”。目前,滕州正依托马铃薯产业,运用“互联网+”理念,在马铃薯
生产核心示范区示范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4处,并建设市级物联网控制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形成天地一体的物联网测控体系,并具备农情信息监测预警、种植遥感监测、病虫监测预警、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监测和智能节水灌溉等功能,实现马铃薯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尽管我市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社会管理、金融、医疗等其他行业大数据应用产业相比,滕州农业大数据在“农业数据源-农业数据管理-农业数据分析-农业数据应用”的产业链中,仍处于“农业数据源-农业数据管理”初级阶段,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罕见报道。2 滕州农业大数据利用的有力条件2.1 政府重视
滕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工作,成立了市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和协调全市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市、镇、村的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市财政每年列支农业信息化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养殖大户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
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开发利用工作。2017年1月26日,滕州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签约仪式举行。项目由中国移动枣庄分公司承建,项目选址拟定政务中心东侧原规划展览馆,规划设计面积10000平方米,整体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投资5亿元。该项目作为中国移动全国唯一的县级数据中心项目,也是江北地区唯一的县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极大地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宽带资源、存储空间、大数据
开发等方面需求,对于夯实我市信息化基础、加快“智慧滕州”
上一篇:第1章 飞机电源系统概述
下一篇:西南交《管理学概论》离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