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连词_争奈_及相关转折连词的形成与发展(4)

时间:2025-02-22

连词

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歹,怎么了得! ( 金瓶梅#62回)

争乃

(15)眼睁睁看着有一股子钱,争乃手中无本钱,只得放过去。( 歧路灯#40回)

疑问词 争 在汉语史上存在时间不是很长, 从宋代以后,随着&怎 系疑问代词的通行,语法位置比较单一的&争 就被取代了 [1](P230)。随着 争 的衰落,连词 争奈 也逐渐被 怎奈 所替代。略举数例如下:

(16)国王惊道: 国师有何话说?他才来报了姓名,正欲拿送国师使用,怎奈当驾太师所奏有理,朕因看远来之意,不灭中华善缘,方才召入验牒。不期国师有此问,想是他冒犯尊颜,有得罪处也? ( 西游记#45回)

从语料情况看,这种替代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怎奈 代替 争奈 远远落后于疑问代词 怎 替代疑问代词 争 的速度。以下是对宋代以后几部小说的考查情况: 西游记#中既有 争奈 ,又有 怎奈 ; 金瓶梅#中只有 争奈 ; 红楼梦#中二者都有。直到较晚语料 儿女英雄传#中 怎奈 、 争奈 还同时并存。

除了 争奈 怎奈 外, 无奈 也可用作转折连词。如 红楼梦#中:

(17)那原告道: 这拐子便又悄悄的卖与薛家,被我们知道了,去找拿卖主,夺取丫头。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众豪奴将我小主人竟打死了。 ( 红楼梦#4回)

那么连词 无奈 是怎么产生的呢?当 争 用于反诘时,表示否定, 争VP 从意义上说,相当于 不VP 或 无VP 。从这个意义上说,争+(奈 何)与无+(奈 何)意义相同,且否定副词 无 用于 奈何 结构前时, 奈何 结构基

参考文献

本丧失了其固有的疑问性质, 何 字在句中已不能发挥疑问代词的作用,中间宾语不为名词性成分时,更容易省略其后的 何 字。 何 可省略,且置于与 争奈 同样的句法环境,意义上二者又没有差别,这样跨层结构 无奈 几乎与 争奈 同时词汇化为转折连词。

转折连词 争奈 、 奈 、 无奈 产生、形式固定后, 争 、 奈 还可作为一个构词语素,与单音节转折连词 只 、 可 组合,构成双音词 只争 、 只奈 、 可奈 ,表示转折关系。从使用情况上看,用例极少,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中各见1例,反映出使用时的随意性、不稳固性。

利用已有词的一个词素构成新词的现象在近代汉语时期不罕见。条件连词 不问 、 随 形成后可以组合成新的无条件连词 随问 ;连词 不拘 、 任 形成后,在文献中还出现了 任拘 ,表示的意义与原词差别不大;转折连词 但 可与转折连词 只 组合,形成新的转折连词 但只 。近代汉语时期连词形式的丰富多彩由此可见一斑。

三、小结

以上我们尝试对近代汉语时期的

奈 类转折连词从语法化角度进行了考察。从使用情况上看,这类连词数量较多:基本词形有 争奈 、 怎奈 、 无奈 、 奈 、 可奈 、 只奈 、 只争 7个, 争奈 在运用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同的书写形式: 曾奈 、 争耐 争乃 。此外,在唐代文献中还有 争那 ,意义用法与早期 争奈 基本一致,一般作为跨层结构出现,也曾出现类似转折连词的用法,但由于用法还不固定,在文中没有加以讨论。

[1]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及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3]解惠全.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吕艳]

转折连词_争奈_及相关转折连词的形成与发展(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