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歧山小学教学管理经验交流材料(3)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在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往往把眼睛投向示范课、评优课,却极少注重“常态课”的研究。其实,“常态课”才是最贴近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常态课。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了解课堂教学信息。尤其是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制定了上常态课的研究制度:
其一,我校以课堂教学调研为抓手,善于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措施跟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健康发展。学校成立调研小组,制定调研方案,规范调研流程,分析调研数据,开具整改处方,撰写调研报告,召开调研会议,反馈调研情况,追踪调研效益。由此,我们应运而生了“以课堂教学诊断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模式,有效提升了歧山小学近年来教学质量。
其二,为了更好地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我校规定了只能提前半个小时通知听课老师,让老师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又保持常态课真实的特征。
其三,每堂常态课后,总是以教师说课—交流研讨—教后反思这“三部曲”展开研讨。针对比较有问题的课,我校实行由分管学科领导负责“跟踪听课”的方法,加强对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课后交流,不让任何一位教师掉队。
通过常态课的家常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地改进、完善。
2、教学评比深化研究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强化内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 力,每学期我校组织各种类别的课堂教学评比。特别是每学期一次的“教学评比活动”, 以教学评比为契机,以教研组为团队,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展 “课例研讨”活动。每一节课都在组长的带领下经历了一个“研课”和“磨课”的过程,“课例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研究主题、定负责人,活动不仅给中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的舞台,还为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提供了案例。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开阔了每位教师的视野,激活了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还加强了教研组的团队合作精神,创设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深化了对新课程的认识。
除了课堂教学评比,我校每学期开展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如模拟课比赛、新课程标准笔试题等考核。比赛活动让教师进一步把握课程改革的要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认准提高教学质量之关键
1、分层指导,组建校本研训网络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处、学科组、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由学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又协同开展工作。校长是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整体规划、构建学习型网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