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购房者效用分析(2)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商业研究
不可能不断减少住房面积以获得更大的效用,如果住房面积小到一定程度,消费者就不可能再减少了,即不能不住一定面积的住房。
2.当住房价格下降为1000元/m2,消费者面临价格的变化时,其效用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由于房价下跌时,预算约束线同样发生变化,由原来的30万元决定的预算约束线变成新的由收入25万元决定的预算约束线。由于此时价格上涨,新的预算约束线将经过A点,变得更平坦,见图3。在消费者看来,原来的MRS(100,15)=1500,此时MRS(100,15)>1000,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为增加1m2的住房付出1500元,而市场只要求消费者付出1000元每平米的房款,因此,他将会调整住房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比例,即消费者就应该愿意多买住房,同时减少其他支出,以达到提高总效用的目的。此时,无差异曲线将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U1变成了U2,新的无差异曲线与新的预算约束线的切点为B。消费者住房面积增加,其他支出减少,所获得的总体效用更高。如图3所示。
HU理论的拓展与应用
[摘 要] 将HU理论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有助于企业利润基数的确定更加优化合理。
[关键词] HU理论 利润考核 联合基数确定法 应用杭州多元贸易有限公司营销部下辖三个业务科,每年根据利润额考核各业务科业绩。现行考核方法是:首先确定公司利润额总目标,其次根据各业务科占用公司资源多寡及其划分的市场区域现状,将总利润分解至各业务科,确定各科的利润基数(分解过程形式上属于硬性分摊,没有正式的谈判程序。比如征求意见、反馈信息等等,业务科需无条件接受,但事实上也存在非正式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最后根据各业务科利润基数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施提成奖励。
提成奖励方案如下:
采用多级超额累进的奖励方法,自变量是完成利润基数的比例,因变量是对应区间内的提成比例,详见下表:
四、现实分析
上述分析结果似乎说明不管房价是升是降,在市场给人们提供替代机会的情况下,消费者总可以通过根据市场价格相应的调整住房面积,其效用水平均会增加。不过,我们需注意,以上分析均基于一个很强的假设,即交易成本为零的基础上。事实上,不管消费者是将小房子换大,或大房子换小,均涉及到交易成本。消费者需投入大量的时间,体力,精力,金钱为自已选购另外的住房;同时,为出让原有住房而寻求合适的买主,原有住房的装修等费用也是一笔金额不小的支出,因此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会采取不改变现有住房的对策。因此住房价格的变化,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觉得住房价格不断上扬,对已购房的消费者来说是赚了呢?即总效用增加了呢?这是因为,对已购房的消费者来说,其行为决策为确定条件下的选择,即存在禀赋约束(已有住房)。虽然市场给人们提供了替代机会,但考虑到巨大的住房交换的交易成本问题,不动产的替代佷难进行,此时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仍然是原有的住房面积。而对于目前尚未购房的消费者来说,消费者的行为决策是不确定下的选择问题,用一般的模型难以对现实进行经济学理论上的分析,存在着不同价格水平下不同的总体效用的问题,因此,需谨慎决策。
参考文献:[1]保罗 萨缪尔森 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萧深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哈尔 R. 范里安著 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据上表,完成利润基数的比例越高,对应的提成比例也越高;利润基数两倍(即“翻一番”)以上的超额部分,全部由业务科提成。据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是:利润基数实现比例较低的部分,主要是由公司资源做出的贡献,所以提成比例低;而超利润基数比例越高,则是各业务科贡献的成份越大,故提成比例愈高;两倍以上部分,全部由业务科提成,公司不参与分配。
据上表计算可知,若刚好完成利润基数,则实际提成比例为9.625%;若刚好完成利润基数的两倍,则实际提成比例为35.875%;一般情况能够完成利润基数的130%已经不错了,其实际提成比
总第
上一篇:中考名著复习之格列佛游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