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重金属十二五规划2012.1.4(5)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的关注和对汞的毒性及危害的深入认识,世界各行业中汞的需求量日趋减少,导致各国汞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活动陆续停止。至2004年,大型汞矿山已经全部停产、闭坑。虽然目前大规模的矿山开采活动已经停止,但是汞矿开采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是尾矿和废渣污染。如万山汞矿,从1949至此后的半个世纪,万山汞矿共排放1.26 亿t的废渣和202亿m3的含汞废气;黔北务川大坪矿区,共计向环境中排放含汞废水2100万t,通过“三废”途径排放到环境中的金属汞总量约185t。这些废渣、废气直接污染了临近的生态系统,此外,尾矿和废渣还将继续向环境释放汞,成为二次污染源。调查研究已发现,汞矿邻近的农田生产的作物汞含量明显增加,直接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二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如务川大坪矿区森林覆盖率自建矿初期的85%下降到现在的13.2%,境内矿区水土流失严重,矿区水土流失面积21.7 km2,土壤侵蚀数高达2000—3000t/ km2〃a;万山特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13.2km2,在12.5 km2的矿区范围内,汞冶炼废渣堆积体达20万m3以上的就有8处,且海拔均在800米左右,每遇大雨或暴雨,近500m的落差使大量的含汞废水、废渣、废石进入河道,下溪河、敖寨河因废汞渣冲入堵塞河道,河水被污染,河堤被毁,龙江水库、黄道河因污染丧失了基本功能,下溪河、敖寨河、黄道河沿河两岸村民因汞污染已丧失了基本生存条件。且业已采空的地下矿洞留下了极大的环境和地质灾害隐患。
三是人体健康影响。据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万山特区疾控中心的调查,目前万山特区至少已有200余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汞中毒症状,这还不包括已经去世以及未显现出明显症状的潜在患者;万山汞矿污染区的居民尿汞平均含量超标3.5倍,头发含汞平均超标2.59倍,汞
上一篇:色彩的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