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艺术特色分析(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主要结构和弦其实就是一个主和弦,中间出现的一些副属和弦只是起到延长与润饰骨架和弦作用。他通过不断变化的和弦及许多转位的副属和弦,促使作品逐渐向主调的Ⅵ级和Ⅶ级方向进行离调。全曲有多处有向主调Ⅵ级和Ⅶ级方向离调的现象。作品首部的第1、2乐句,也是贯穿全曲的主题,这两句形成了两个对比的形象。第1句热闹、忙碌,第2句通过低声部的一个较稳定的旋律线与高声部呼应,构成了另一幅忙碌的场景,好像男女各分一组,在进行收获的比赛。两个形象的对比使乐曲更加有动力。比单一的主题更加丰富。
(二)过渡(49-67小节)
此部分作为首段的中间部分,在整首乐曲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出主题的再现部分。这里采用的根音进行与调性的转离以及连续的三度上行都会促使听觉上有逐步推进之感,从而展现出农民收获时热列、欢快而且忙碌的场景。
(三)中部(68-129小节)
中部在速度,调式调性以及和声进行上都与首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抒情如歌。调性转到了明朗的平行大调D大调,曲式也是单一主题引申的三段式。中部使用了摸进、离调及低声部运用延留音等手法,产生了合唱的效果,明朗而严肃,抒情而端庄。描绘了一幅农民因丰收而心满意足的恬美画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倚音、先现音等和弦外音出现,丰富了和声色彩,属等待停留在高低声部,等待主和弦的再现。这一部分明显具有三声中部的特点,结构清晰句法分明,用典型四部和声的写法写成。采用新的对比主题,与两端形成并置对比原则。利用先现音作为重复的动机使音乐处于半静止状态,和声停留在属持续音上,等待再现部的出现。
这个片段在乐曲的中部出现过两次。它是一个9小节的乐句与一个4小节的乐句。与首段的写法相同,中段的主题先出现在三个声部的高声部,又对比的出现在最低声部。分别采用了上行的摸进以及下行的摸进将两小节的主题进行变化重复。在这里三个声部的进行及副属和弦的应用促使声部的进行更加平稳,从而表现农忙后大家在田间
上一篇:英语常用词组和短语245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