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呼啸山庄_的结构主义析解_徐涌(3)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写作理论研究
产有一女珠儿。后海斯特被处以通奸罪,胸前被迫佩戴红字A。而海瑟特奋力抗争,真心赎罪,重新赢得众人尊
解构主义观照下《红字》中女权意识萌动
之分析
田昌景
摘
要: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其传
重。在此作品中霍桑赋予海瑟特以新时期新女性形象,海瑟特人物刻画蕴含诸多女权主义思想,暗示霍桑女权意识之萌动。
二、《红字》中女权意识萌动之体现
霍桑的几代祖先都是狂热的清教徒,所以深厚的清教徒观念深厚地影响着他(何晓瑜,248)。然时逢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加之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出现女权运动第一次高潮,霍桑受其影响,在《红字》一作中多处体现其女权意识之萌动。所谓女权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严玲,130)。《红字》中霍桑之女权意识萌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xiezuolilunyanjiu
134
世之作《红字》中彰显其女权意识之萌动,但是其特定的政治宗教背景,使其不能完全摆脱世俗与清教信条的束缚与原宥,最终通过海斯特和珠儿命运归属,将其在此作中所体现女权意识彻底自我解构与颠覆。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红字》;女权意识;解构一、引言
纳撒尼尔·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
1.人物形象刻画,彰显女权意识
霍桑在《红字》一作中女权意识之萌动首先体现在对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及其女儿形象刻画方面。“这个年轻妇女身材欣长,体态优美绝伦……具有那个时代女性优雅的举止仪态:具有特有的稳重端庄”(霍桑,
46)。与传统清教信条以及加尔文教奴役下的女性在家
中自封自闭的形象不同,海斯特俨然是追求典雅、个性独立开放、敢于追求自由与向往美好的新时期女性领军形象。充分体现了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意识觉醒。
珠儿被世俗认为是不合法的私生子、罪恶的产物和象征。然而,起名为珠儿(Pearl:珍珠之意),俨然就是一颗珍贵璀璨的珍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光彩夺目,
19世纪美国女权运动高涨,女权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王冉,174)。1850年霍桑发表小说《红字》,获得巨大成功。《红字》借古讽今,故事发生在在17世纪中叶的
北美殖民地,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与伪善丈夫———医生罗杰·齐灵沃斯从阿姆斯特丹移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途中,齐灵沃斯被印第安人掳去。海斯特在波士顿开始寡居生活,后与年轻有为牧师亚瑟·迪梅斯代尔相爱并
述。洛克乌德这两次的拜访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是他为读者引出尘封了几十年前的往事。而在最后一次的拜访中,读者看到呼啸山庄呈现出明媚的画面,沉浸在爱情中的凯蒂和哈里顿是如此的甜蜜。洛克乌德为读者展现了幸福温馨的一面,也使读者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遐想。
作者没有采用上帝般全知的视角去叙述整个故事,而是采用由多不同叙述者对同一虚构故事进行的多视角的叙述方式。耐莉讲述故事,洛克乌德又转述耐莉的故事给读者,此外作者又引入其他叙述者补充故事,这些叙述者性格各异,价值立场也千差万别:如充满野性,自由不羁的希刺克厉夫,柔弱单纯的伊莎贝拉以及心地善良的管家齐拉。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去讲述自己的经历,评论自己眼中的事件和人物,他们共同完成对呼啸山庄几十年恩怨情仇故事的叙述,使之前后连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这样复杂的结构体现出作者的技巧,智慧和勇气。
四、结论
以上我们从景物结构,人物结构,叙述结构分析了《呼啸山庄》的结构主义之美。可以说作品中每一个景象,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叙述都有着深层的含义与对
立。通过对文本中对立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有助于促使小说整体结构中的诸多关系项得以清晰化,从而凸显出结构安排的匠心独运。虽然后来随着结构主义批评的兴起以及一些结构主义学者的转向,结构主义批评逐渐衰退,但是结构主义提倡的立足于文本、以文本为支点的文艺批评方法,对指导读者的阅读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种文艺批评的方法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安·杰斐逊.当代外国文学理论流派[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
/2011.8
上半月
上一篇:电子政务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