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产业化机遇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汽车轻量化
200 9
年
新经济研究11
月
5日出版
电动汽车产业化机遇。,
、
8
月,
∥一一
一
中国作为新兴的汽车生产大国既面临产业技术转型的严峻挑战也出现了难,。
得的历史机遇调查中发现。
。
中国已具备加速推进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基础和,
条件
。
如果战略目标明确
,
政策措施得当一
中国有可能像日本在经历石油危机之后,,
以节能紧凑型汽车确立全球竞争优势
样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形成竞
争优势
。
1 _/ 0 0 9 2
Ne
w
Ec
o n o m
y W
e e
k ly/新经济导刊/
0 9
汽车轻量化
—
日●——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1
.
电动汽车研发已近十年
,
国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
。
电动一
初美国,
、
日本
、
欧
并取得积极进展我国从十五“”
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有三个
:
I
洲等主要汽车生产一
时期开始实“
是动力电池
,
二,
是电机
,
三
是控
国就实施了
系列政府计划以支,
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
,
8 63,
”
制系统键,
。
其中
动力电池最为关
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几年的。
项目共投入 2 0亿元研发经费形
其性能指标和经济成本决定。
探索以实现汽车电动化为最终解,
成了以纯电动
、
油电混合动力“
、
了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
决方案的技术路线日益清晰相关,
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纵”
三
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已居国际先进水平基础雄厚环节。,,
技术和产业取得车工业孕育着一
一
定进展全球汽,
,
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
电池产业一
场重大技术革命,
。
统
、
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动
但需要解决
些薄弱、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汽车生产大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
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
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
技术为格局。
“
三
横
”
的电动汽车研发
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
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共计 2 0 0多家整车及零部、
展
,
与日本
、
美国,
、
德国等国际,
加大了政府支持的力度以期达到
件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
,
以及
先进水平比较比亚迪、
总体水平相当
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恢复经济增、
3 0 0 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
力神
、
雷天等企业开发、
长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
动汽车专项研发
。
出的镍氢和锂离子两种类型,
多
的多重目标可以预见有关政府。
,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
个系列的车用动力电池、
,
能量密
的强力支持将明显加速产业化的,
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已,
度功率密度 (能量密度功率密、
步伐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重要的,
形成约
1 8 0 0项专利
,
并开发出目前,
度是指单位重量的能量和功率
,
新兴产业
。
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
。
共
前者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重量,
我国作为新兴的汽车生产大国既面临产业技术转型的严峻挑,
有 4 8个型号的各类电动汽车获得机动车新产品公告亚迪、、
后者决定了汽车的动力
,
其中比,
性 )等主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膜、
战也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调,
奇瑞长安等企业的插电
。
(见表 1 )电催化剂
、
复合
查中发现我国已具备加速推进电,
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
双极板等关键材料也取得重。
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如果战略目标明确政策措施。,
市销售的条件天津清源公司开,
要进展
发的纯电动轿车累计出口美国欧盟 1 3 0 0辆以上。
、
从产业基础看我国是仅次,
得当我国有可能像日本在经历石,
全球规模最
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锂电池 (应用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油危机之后以节能紧凑型汽车确立全球竞争优势一
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
样在电动汽车领,,
自今年起在全国 1 3个城市。
车上 )生产国市场份额。
,
占全球约
2 5%的
域实现技术跨越
形成竞争优势
。
逐步推进2三.
虽然目前的产品主要、
大关键技术初步具备支
应用于手机行车等领域
电动工具,
、
电动自、
中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撑发展电动汽车的能力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在于我
但产业规模庞大、
产业链基础较好
生产工
艺共性
表
1
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与国际水平比较N-
M H (镍氢
)循环寿命次数1200~
L
-
io
n
(锂离子循环寿命次数≤ 1500≤ 2000
能量密度W h/ 8 K
上一篇:福建省民政厅网络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