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保藏学

发布时间:2021-06-08

食品安全保藏学艾启俊 2012.3

绪论“食品保藏” 其它相关食品保藏的提法 食品贮藏、 食品保鲜、 食品储藏、 食品贮存、 食品保存等, 至今未见有统一的概念或者提法。

各种提法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 即 农产品收获后或食品加工后,保持各种产 品固有质量的技术手段。 通常将贮藏期较短食品的保藏称为保鲜, 贮藏期较长食品的保藏称为贮藏, 粮食油料的保藏习惯上称为储藏或储存, 普通食品的保藏习惯上称为贮存或保存。

本书中所言“食品保藏” 是指可食性农产品、半成品食品、工业制成 品食品等在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中保鲜保 质的理沦与实践, 既包括鲜活和生鲜食品的贮藏保鲜,也包括 食品原辅料、半成品食品和工业制成品食品的 贮藏保质。而非专业内部分人士长期固有的“食品保藏” 即食品加工制造意义上的保藏,例如,食品脱 水干制保藏、食品浓缩保藏、食品发酵保藏、 食品罐藏、食品腌制保藏等。

食品安全保藏学概述 食品保藏是根据各种食品的特性,通过物 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兼而有之的综 合措施来控制食品的质量变化,减少食 品的数量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固 有质量的一门科学技术。 食品的种类繁多,特性各异,保藏措施及 方法也不完全相同。

新鲜的果品蔬菜、禽蛋属于有生命的鲜活 食品,而且它们的含水量很高(果品 80 %左右,蔬菜 90 %左右,禽蛋 70 %左 右),在贮藏中由于呼吸、蒸腾、成熟 衰老(禽蛋为陈化)等生理作用而对其 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控制这类食品质量的主要措施是降温、控 制高湿度及调节气体成分,有的果品蔬 菜还需要结合防腐保鲜剂处理;

对于同样具有呼吸作用的小麦、玉米、稻 谷、豆类、油菜籽等原粮,由于它们属 于低含水量的食品,生活力很弱,温度 对其质量变化的影响不像果品蔬菜那样 显著,但它们容易吸潮、生霉、生虫, 所以保持此类食品质量的主要措施是控制 入贮时的安全含水量、保持空气干燥 (低湿度)及进行温度控制,因为低温 是贮粮最好的办法;

对于宰杀后的畜肉、禽肉、鲜鱼等生鲜肉 类食品,宰后会发生一系列活跃的生理 生化变化而对其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加 之鲜肉含水量高而易被微生物感染。 因此为了抑制鲜肉的酶促变化和微生物活 动,长期贮藏时必须采取-18℃的商业 冻藏温度,有时还需要控制更低的温度

对于罐头类食品、饮料类食品、无菌袋装 食品等工业制成食品,由于它们严密的 包装隔绝了食品与环境中O2的接触及微 生物的侵染,同时加工中使食品原料中 的酶钝化失活,残存的有害微生物被杀 灭

,O2大部分被脱除, 因而此类食品的稳定性很高,更易于保藏, 在常温下即能安全地贮藏、运输和销售, 在低温下质量能保持得更好。

―食品保藏学”则是研究食品在保藏过程中 的化学特性、物理特性、生物特性的变化 规律或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对食品质量及 其保藏性如何产生影响,以及控制食品质 量变化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一门科学。

食品的化学特性是指食品中的水分及其水 分活度( Aw )、各种化学成分(碳水 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 素、色素、风味物质、气味物质等)以 及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所具有的性质; 食品的物理特性主要是指食品的形态、 质地、色泽、失重等物理性质;

食品的生物特性主要是指食品中的微生物 和酶的特性,其次包括食品的生理作用、 生化变化以及食品害虫等生物特性。各 种食品在保藏过程中,受其内因和外因 的共同影响,其质量会发生有规律的或 者趋势性的变化。

例如,果品蔬菜贮藏中水分含量减少,糖 和酸含量降低,果胶质降解等均呈现规 律性变化;而食品贮藏中发生的霉变、 变色、变性等则有趋势性和环境依附性, 即在贮藏条件不良,或者贮藏期过长, 或者加工处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下,食品 质量就有发生不良变化的可能。

为了保证食品固有的质量,控制不良变化 的发生,贮藏中可采用物理的、化学的 或生物的技术措施来达到保鲜保质的目 的。 在食品保藏的各种技术措施中,降温是最 重要、最有效、最安全、最普遍的一种 技术措施;此外还有调节湿度、控制气 体成分、化学药剂处理、合理包装、辐 照处理等技术措施。

食品保藏中最突出的安全问题是乱用或滥 用食品防腐保鲜剂,由此而影响食品的 质量安全,这一点在鲜活和生鲜食品的 保藏中显得尤为突出。

二、食品安全保藏学的现代发展简况 《 诗经 》 中早有“凿冰冲冲,纳于凌阴” 的诗句反映当时人们用天然冰保藏食品的情 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缸瓮、井窖、地沟、 上窑洞等简易设施保藏食品的历史悠久,至 今这些保藏方式在生产中仍有应用。

19 世纪上半期由于冷媒的出现使食品保 藏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发展。 1834 年英 国人 Jocob Ferkjng发明了以乙醚为制冷 剂的压缩式冷冻机; 1860 年法国人 Carre 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以水为吸热 剂的吸收式冷冻机; 1872 年美国人 David 和 Boyle 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托 缩式冷冻机。从此,人工冷源逐渐取代 了天然冷源,使食品保藏的技术手段发 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近 100 多年来,食品冷藏技术在世界范 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发达国

家 已经普及。目前冷藏技术不仅用于陆地 贮藏食品,而且用于陆地、海上、空中 运输食品,,以及宾馆、饭店、超市、 家庭保藏食品,如今已成为与人们生活 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技术。

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气调贮藏技术开 始应用于苹果的贮藏保鲜,随后扩大到 多种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目前已推 广应用到粮食、鲜肉、禽蛋及许多工业 制成品食品贮藏或流通中的保鲜保质。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食品保藏科学技术的发展, 食品保藏学也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地发展、完 善和提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 学科体系。食品保藏学包括粮食油料、果品蔬 菜、畜禽肉蛋、水产鱼虾等类食品保藏的分支 学科,其中以果品蔬菜保藏分支的发展起步最 旱,发展最快,学科体系现在也较完善。根据 作者收集的资料及记忆,对果品蔬菜贮藏学近 50 年的出版发行情况按时间顺序记叙于下, 从中可大概领略出该学科的发展历程。

为了适应我国食品专业有关食品保藏知识的需 要,国内近年已经出版了数本相关的教材和著 作。例如,奚国泉等主编的 《 食品包装与保 鲜 》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5 ) ;袁惠新等 编著的 《 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 》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0 ) ; 林洪等编著的 《 水产品保 鲜技术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冯 志哲主编的 《 食品冷藏学 》 (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2001 ) ;王向阳主编的 《 食品贮藏与 保鲜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 ;刘 北林主编的 《 食品保鲜技术 》 (中国物资出 版社, 2003 )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程度、不 同侧面都涉及了食品或农产品贮藏、保鲜、保 质方面的内容,为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可资借 鉴的宝贵资料。

食品安全保藏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