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
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 作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梁一唯
资本的比例在减少,短期投机性资本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扩大,这种境外资本流动到新兴市场中,大量用于投机项目而非生产性行业的投资,形成潜在的巨大风险,有可能引起金融动荡。一旦国外资本大幅撤资还会引发羊群效应,对邻国产生传染效应,外资也会从周边国家撤出,引发传染性危机。
(二)国际区域货币体系时代的到来。2002年,欧元的顺利启动和拉美国家的“官方美元化”使得在全球内推行区域货币合作的设想成为现实。区域性货币合作要求区域内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领域中进行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汇率统一、货币统一、货币管理机构与货币政策统一的货币联盟。通过区域性货币联盟,各国虽然在名义上放弃了本国的货币自主权,让渡了货币的发行权,但却提高了整个区域内成员国抵抗金融风险能力和福利水平,换取了成员国更大的共同利益。欧洲货币联盟经过30年的谈判,成功地走过货币区、联合浮动、欧洲货币体系等阶段,在1999年顺利地进入到最高阶段——欧洲单一货币区。而与此同时,拉美地区一些国家也纷纷开始讨论在官方市场上采用美洲内部具有可靠信誉保障的强势货币——美元,作为本国的流通货币,从而保证区域内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欧元的诞生体现了发达国家之间可以通过区域货币一体化以实现价格稳定与消除汇率波动,而拉美的“官方美元化”则表达了同一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对于稳定汇率与国内金融市场的共同诉求。国际区域货币体系的发展,促进了东亚各国的合作意愿并为各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美元霸权依然存在。由于美
元执行着国际货币的职能,其它国家又广泛使用美元,美国因此可以通过铸币税和货币的贬值在世界任何一个使用美元的角落掠夺收益。国际铸币税指具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得到的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比如美国以印发纸币的极低成本换得他国用资本、劳动、技术生产的真实资产。美联储也可以通过增发钞票导致通货膨胀,使美元贬值,实际是向他国普遍征收了一种通货膨胀税。世界上开展国际贸易的国家为了使贸易、投资和投机顺利进行,必须采用国际货币,即使美国发生通货膨胀,也不会放弃习惯性使用的强国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因为没有另外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替代美元的职能。如果某区域内各国能形成协调一致的汇率制度安排,乃至统一货币,则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各种金融风险,美元的强制使用性也就会削弱。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出现了区域货币合作的趋势。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东亚各国从共同的利益出发,面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压力,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协调机制和金融合作。笔者通过对东亚地区诸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东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国家的大致经济发展方向趋同,基本符合最有货币区域理论中的最优货币区域条件。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货币合作的基础仍较为薄弱,还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类似于欧元区的区域货币合作组织。亚洲区域货币未来的合作趋势是单一货币,但这一过程将是曲折和漫长的,需要各国的协同努力。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国际背景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货币区域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国际大背景的变革将促使东亚地区寻求有效的货币联盟手段,应对潜在的种种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
(一)金融全球化。1970年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各国之间主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导致以某一特定货币计量的资产的价格随之波动,从而产生了投机套取差价的机会。而70年代凯恩斯主义难以解释的世界经济“滞胀”难题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世界各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管制逐渐松动,金融自由化拉开序幕,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外汇交易量大增,资本的大量国际间流动。如今流动的资本中,直接投资和长期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具有经济开放度较高、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较强,工资价格具有充分弹性、货币政策目标相似等特征的国家适合组成货币合作区。笔者通过结合东亚各国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东亚地区进行区域货币合作是完全可能的。
(一)经济开放程度较高。
麦金农提出把“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评价标准,对于相互贸易联系紧密的国家来说,组成一个货币区并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可达到稳定汇率、减少国际交易成本的目标。从表1中提供的数据可知,东亚大多数国家(地区)的经济开放度都比较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各国(地区)之间亦存在较大:中
65
下一篇:四川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