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14)

时间:2025-04-07

(2).我们实在名义货币供给及物价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一曲线的。

(3).这一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是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

3.开放经济下的CA曲线

CA是反映经常账户说支平衡是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的曲线。

对于经常账户收支,有:

即:

这一平衡与利率无关,因此表现为与横轴垂直的一直线。在这条曲线又变得点经常账户

为逆差;在这条曲线左边的点,经常账户为顺差。当实际汇率q改变时,至一直线的位置也会改变。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 在封闭经济中,由于不存在国际收支,因此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平衡时经济就处于平衡状态。 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收入机制。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这一逆差通过外汇储备途径是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收入机制的基本原理还可以描述如下: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名义货币供给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支出下降→经账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也可以描述如下: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名义货币供给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在开放经济的运行中,这两种机制都会发生作用,因此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实现是这两种机制效果的综合。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我们对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的一般平衡的考察步骤基本与对固定汇率制下的分析相同。 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平衡条件

在浮动汇率制下,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则汇率就会发生变动,这就又会带来一系列变量的调整。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当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即IS曲线、LM曲线、CA曲线相交于一点,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我们同样分析经常账户收支逆差的情况。在浮动汇率制下,这一自动平衡机制主要体现为另一种形式哦的货币-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小于求→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

【本章复习思考题】

概念

自主性贸易余额 边际进口倾向 自主性吸收 边际吸收倾向 窖藏 开放经济的收入乘数 马歇尔-勒纳条件 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弹性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溢出效应 反馈效应 收入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

简答题:

1.在仅仅考虑单商品市场时,经济在开放条件下的平衡情况与封闭条件下相应情况存在哪些区别?

2.如何完整分析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3.试从市场角度,分析开放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4.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经济的IS\LM区县存在哪些特点?

5.当考虑货币因素后,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与封闭条件的平衡条件有何区别?

《国际金融学》讲义(姜波克)(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