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训诂学的基本性质(3)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阅读障碍,二是版本、内容等问题影响对经典理解的歧义。 圣经 起源也很早,由于语言、版本、内容、表述方式等的流变,使西方在很早就产生了对圣经的训释,并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 释经学 (herme-neutic)。如旧约中的 五经 问题。 五经 乃是指旧约的头五卷书,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由于犹太教徒与基督徒都相信它们是由摩西写的,所以通称 摩西五经 或简称 五经 。过去两个世纪中,有些学者宣称五经不是摩西写的,而是由四个文献凑合起来的,这些文献各有各的特点和神学观点,且常彼此矛盾。在神学家中引起争议,使 圣经 的文本解释成为必要。并由此衍生出释经学。汉代的今、古文经学之争也是一个典型。经学是两汉思想的主流,是两汉官方提倡、扶植、培养的学术主轴,指的是针对先秦儒家的经典进行研究解说,以作为规范现实政治制度、政策措施的理论依据。由于五经博士设置后,立于学官的,基本上都是今文经,而古文不得立,于是乃有经今古文之争。今文经是用汉代流行的隶字书写的。古文经是用先秦六国时流行的字体书写的。今古文经,不只是字体书写上的不同,而在文字内容、篇章多寡以及学风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今古文经之争直接促进了训诂学的繁荣。
(三)方法。释经学的释经方法也与训诂学基本一致。释经学常用的以经解经、文法解经、字词解经、上下文解经等方法,正如冯 戴伊克(vanDijk)所指出: 中世纪对 圣经 和其他经典篇章的理解和解释,导致了所谓的 释经学 (hermeneutic)。释经学的特点之一是,从若干层面进行篇章分析。比
如,对描写圣经道义中,分析层面不仅包括字面表达
式和语义,而且包括非字面或隐喻的内容,比如对圣经寓言的描写。除此之外,描写对象还涉及语篇的超验意义、超然意义。 这段话对我们正确地认识训诂学性质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训诂学的方法中,除字词句的训释外,同样也有章句等形式。至于广泛联系文献背景、时代生活等,训诂学与释经学也惊人地相似。
(四)流变。作为一门学科,无论训诂学还是释经学都是发展变化的。训诂学当初为儒家经典的诠释服务,后来发展到以经、史、子、集服务。经历了随书作注到注释专书,最后形成理论性不明显但体例严整的学术规范。而释经学,正如冯 戴伊克在上文同一处所说: 到了二十世纪,释经学特别被应用于文学、历史、法律文献的研究,扩展为一般的解释理论 。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因,如中国与西方封建时期时间跨度差别、中国和西方皇权与宗教地位的巨大差别、中国与西方文化学术对理论的重视程度等,使训诂学最终向语文学靠拢,而西方的释经学发展为诠释学。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训诂对象的扩大,训诂学的性质也有所改变。限于篇幅,未能论及。参考文献:
[1]张月明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J] 内蒙古电子学刊(哲社版),1994,(4)
[2]冯 戴伊克 话语、心理、社会[M] 中华书局,1993,p 8
[2]
(责任编辑 陈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