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技术成果汇编(9)

时间:2025-02-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连化物所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逐渐在催化化学、工程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色谱为主的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科学技术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50年代,大连化物所研制成功“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和“七碳馏分环化制取甲苯”等多种催化剂,满足了国家迫切需求。60年代,研制成功了加氢异构化催化剂,用于制取低冰点航空煤油;研制成功了合成氨原料气净化新流程,使我国合成氨工业从40年代的水平一跃进入60年代的世界先进水平。70年代,全面开展了航天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工作,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用作航天器及卫星主体能源的两种电池系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80年代,成功地开发了中空纤维氮氢膜分离技术,用于从合成氨驰放气中回收氢气,填补了国内空白。90年代成功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技术,开辟了一条合理利用炼厂气资源的新途径;此外,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1998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以来,大连化物所科研工作成果更加喜人。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和态分辨碰撞传能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入选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研制成功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然气脱硫技术获得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成功应用于陕京天然气输气工程的脱硫;基础化工原料环氧丙烷生产的新方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最新成果先后在《自然》、《科学》杂志发表,赢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研制出我国第一台"30千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于2001年在湖北十堰试车成功;姿态控制用肼分解催化剂成功应用于“神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技术成果汇编(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