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案(6)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案
系
(3) 性别在两个局部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学籍管理中为实体,课
程管理中为属性。根据属性准则进行合并。
(4) 学生实体的属性的组成与次序在两个不同的分E-R图中都存在差
异,应将所有属性综合,并重新调整次序。
解决上述冲突后得到的学生管理子系统的初步E-R图为:
`
2、 修改与重购,生成基本E-R图
**目的:消除冗余的数据和冗余的实体间的联系(冗余容易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
给数据维护增加困难)
如:
1) 工资单(基本工资,各种补贴,应扣房租水电,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基本工资 + 各种补贴 – 应扣房租水电 (在数据字典中说明)
2)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年月,年龄,所在系,年级,平均成绩)
年龄 = 当前年份 – 出生年月
平均成绩由学生选课联系中的成绩属性推算出
3) 上课联系可由其他联系推算出
**冗余的消除方法:主要为分析法,其分析依据是用数据字典中关于数据项之间逻辑关系的说明来消除冗余。
**并不是所有冗余数据与冗余联系都必须加以消除:为了提高某些应用效率,不得不以冗余信息作为代价。如需要经常查询学生的平均成绩,每次读都需要计
算效率就太底,保留该冗余数据能提高效率。(重点)
**冗余数据的一致性维护:触发器。任何一科成绩修改或学生学了新的科目并有了成绩后,就触发该触发器去修改该学生的平均成绩属性值。(重点)
7.4 逻辑结构设计
主要工作:1、ER图向数据模型转换;2、数据模型优化;3、设计用户子模式
一、ER图向数据模型转换
*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
下一篇:常见电子元件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