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的目的与服务对象(3)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损伤患者康复过程必经的阶段。不恰当地训练上下肢力量,可以加重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最终使患者遗留残疾。如此甚至可以说“不恰当地训练比不训练还要糟糕”。
神经康复原则之:强化康复
按照患者实际尚存的功能和可能恢复的潜在能力,制订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康复程序,使患者通过反复的实践确实地获得功能的进步,就必须对“实践”这种功能付出必要的“时间”,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剂量”。付出的时间太少,要求的剂量太低,康复的效果出不来;反之,时间和剂量超出患者的承受能力,会适得其反,患者的功能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甚至产生严重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使康复性活动不得不停止下来。
神经康复原则之:全面康复
疾病治疗和康复处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的治愈和病情的稳定,更重要的是个体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除了从身体的水平评定各个器官和脏器的形态和功能外,要对个体的功能或健康的情况进行量化的评定,必须对个体的活动能力和社会的参与能力进行细致的量化评定。当我们检查康复医疗的后果时,必须以“活动”和“参与”两级的评分作为基础。也就是说,要从身体—活动—参与三个水平进行全面的康复。
神经康复原则之:个体化康复
在开展急性期或早期的康复训练时,应该首先评估康复性处理的危险性。然后对患者可能承受的康复训练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频度、甚至具体的康复方法、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处理意外的方法等,都应当仔细地写成完整的康复计划。随着患者对康复处理的产生反应,再逐步调整康复处理的性质和剂量。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是实现功能恢复的核心问题,应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骨科疾病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治疗
骨折后的康复
骨折的定义是骨或骨小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发生断离。它的临床治疗包括整复固定功能锻炼。
康复评定包括:1.骨折的情况,2.关节活动范围测定,3.肌力测定,4.肢体围径和长度的测定,5.感觉功能,6.日常生活能力(ADL),7.步态分析。
康复治疗的原则包括:1、必须保持骨折良好对位对线,促进骨折愈合;2、康复治疗必须恢复和增强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3、康复治疗应从整复固定后开始,并贯穿于全部治疗过程,要循序渐进、由简至繁,直至功能恢复;4、康复治疗要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可暴力强行,同时要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其治疗作用有:1、肌肉收缩能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骨愈合,防止废用性肌萎缩;2、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止其缩短,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从而预防关节内粘连;3、促进局部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减
3
上一篇:高考报名指南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大学生个人简历,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