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的目的与服务对象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骨科康复的目的与服务对象
骨科康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指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损伤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常发生失用性肌肉萎缩、瘢痕粘连、纤维组织挛缩、肌力下降、关节活动度受限、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压疮、血栓、疼痛、步态异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康复问题。
骨科康复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并发症,减轻疼痛,增加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步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的骨科康复治疗技术:(1)运动治疗:关节松动术、肌肉牵拉术、持续性被动运动、多种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2)理疗:微波、低中频电疗、骨折愈合治疗仪、生物反馈、激光、红外线、紫外线、超声、磁疗治疗。(3)康复工程:各种功能辅助或替代装置,如矫形支具、假肢的应用。(4)功能重建手术。(5)康复护理与心理治疗。
适应症:关节置换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截肢、手外伤、骨关节病、运动创伤、脊椎/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病、下腰痛等。
骨科康复医学四大新理念
一、不仅对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的患者进行康复,而且要从临床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要强化临床。
二、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关疾患,如相关的骨科损伤和疾患的临床处理的进行康复。
三、不仅要与康复医学科内各个治疗部门的治疗师联合组成“科内团队”进行康复治疗,也要与骨科的医师紧密联系,组成
“跨科团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治疗。
四、不仅充分发挥非手术康复疗法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认识必要的骨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介绍应做康复性手术的
患者到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增进功能。
骨科术后康复的意义
康复锻炼的意义:骨与关节损伤损伤后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早期由于着重对损伤本身进行治疗,功能问题暂处于次要地位。晚期随着损伤的痊愈,功能障碍又成为主要矛盾。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都不应忽视锻炼对功能的重要影响。
(1)有利于消肿:创伤导致局部出血、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又加重水肿。肌肉的痉挛、活动减少,使肌肉对静脉回流的唧筒作用消失。肌肉的收缩锻炼可以增加损伤肢体的血液循环,肌肉的唧筒作用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水肿消退。
(2)促进骨折愈合:局部血液的增加,为骨折端的愈合提供了良好的血运基础。由于肌肉的收缩活动骨折端可产生微动,这些轻微的异常活动可以刺激骨
1
上一篇:高考报名指南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大学生个人简历,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