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新的传播技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3)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2.3.2 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的"瓶颈"需要突破
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小城镇的发展环境无法与大中城市竞争,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由于银行投得少、向上争得少、市场筹得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2.4 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之间存在代沟
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少数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能够产生直接效益的工作上,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
作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主体,一些群众思想僵化、行动消极,突出表现为四种心理:
(1) 留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认为"种田是万本利、进城是找苦吃",既不愿意离土、也不愿意进厂,当然中小城镇难于消化这么大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 怕离开土地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
(3) 是划地为牢,死守田园,欺生排外,不愿对外交流;四是等待观望,苦度穷熬,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
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3 如何用新传播技术促进城乡一体化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涉及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问题相信在未来十年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比较容易得到解决的,本文着重论述解决相关制度执行透明化、农民思想意识提高等方面,而这些问题与信息传播有着极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