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三板”与“场外市场”】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解读“新三板”与“场外市场”】吴国俊副院长做客凤凰卫视《中国深度财经》
0人
分享此文
作者:吴国俊 发表:2012-07-31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推荐度:
2012年7月27日,SAIF吴国俊副院长受邀参与凤凰卫视《中国深度财经》节目的录制,担任嘉宾为观众解读新三板市场与场外市场。
在本期节目的开始,对于A股市场对于新三板扩容的反应这个问题,吴国俊副院长认为新三板的扩容的出发点是为高新企业和一些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在这个市场进入的过程中,如果投资者能够像上示范源以上的账户就可以交易的话,必然有一部分投资者有可能会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就有可能会引起A股市场的资金的分离。而且,吴国俊副院长进一步指出在这个涨跌幅可以达到30%左右的市场对于企业爱好投机的投资人更有吸引力。相对来说,这个市场中的企业规模都较小,因此不确定因素也较大,那么淘金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大,当然也有可能产生巨大的损失,所以说市场风险较高。
谈到新三板的规模时,吴国俊副院长认为,在初期新三板市场的规模应该是相当小的。因为一个市场不管其挂牌体系跟要求是怎么样,肯定有一个形成过程。但是,这个市场的潜在的规模却是很大的,现在整体的新三板包括一些其他的场外市场的设计是很全面的。如果这些市场全部发展起来,那么规模就会非常的巨大。单纯就数量来说,现在讨论的新三板扩容包括的高新区里面的企业其实已经有几万家。相比之下,纳斯达克也只有不到一万家,而发展了那么多年的A股市场也只有两千多家,虽然那几万家的企业大多都是小企业。
说到新三板对于当前市场的分流作用时,吴国俊副院长认为新三板市场目前的设计概念不完全像一个场外市场,而是有一点像纳斯达克,可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目前来看,扩容的出发点是在这些高新区,而全国的高新区至少有一百多个,那么这些高新区的企业加起来数量是非常庞大。这之中如果能有百分之十的企业来参与这些市场的运作,数量也多达近万家。如果这块市场能够
上一篇:封装键合铜线参数指摘
下一篇:第四章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