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竞争的动态分析及我国的对策(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税制。积极应对国际税收竞争
(一)存在问题
不可否认,总体上讲我国税收制度还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税制改革摸索、1994年市场化取向的税制奠基,使中国成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税制改革进展很快,我国税制竞争力逐步下降,许多原先隐藏的问题与不足开始放大和显现,主要表现在:1.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相对较低,而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税收不稳定,且政府收入很不规范,投资人综合负担较重。2.主体税种设置与组合不合理。增值税实行生产型,阻碍了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另外标准税率相对偏高和出口退税不彻底,造成企业负担加重,影响了产品尤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企业所得税重复设置,内外两套税制,给外企享受了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这种非国民待遇式的自我歧视政策,严格来说属于传统的税收竞争策略,虽然有助于改革开放初期吸引大量外资流入,取得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付出了内资企业元气的重大损伤和国企闯关困难重重的惨痛代价。3.尽管我国至今尚无资本利得税,但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的资本利得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性重复征税问题,这些与欧盟倡导的避免对资本利得重复征税相反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外投资者的积极性。
(二)政策建议
加入wto的中国正日益加速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更应该关注国际税收发展的动向和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政府争夺经济资源的斗争也越发白热化。现代税收竞争的主要形式——世界性减税浪潮一波接着一波。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减税浪潮余音未了,世纪之交新一轮世界性减税浪潮又风起云涌,势头更猛,而且几乎都是美、英等发达国家首先发力,其他国家紧随其后。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制度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的,后虽经不断微调,但总基调未变,原先处于领先地位有明显竞争优势,但时过境迁已经难以应对国际税收竞争形势,在世界组织没有就此事列入议案、加以限制制止之际,我们认为,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制总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对税收政策和制度作重大调整,提升本
国税收竞争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1.确定并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应在25%以下为宜;同时大力整治与规范政府的收入形式;调整并重新分配税负结构。2.完善增值税制,有效促进企业升级和国际贸易。逐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适当降低税率。3.改革企业所得税。统一税法,规范税制,降低税负,体现国
下一篇:机电工程系宣传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