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质量分析1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第6章 机械加工质量分析本章要点: 加工质量的概念; 机械加工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6.1 教学重点:
机械加工精度
–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 掌握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 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 掌握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教学难点:– 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 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
6.16.1.1
机械加工精度
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 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程度。它们之间的差异 称为加工误差。加工误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误 差越大加工精度越底;反之,误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加工精度包括三个方面:尺寸精度: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零件尺寸的公差带 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形状精度:指加工后的零件表面的实际几何形状与理想的 几何形状的相符合程度。 位置精度:指加工后零件有关表面之间的实际位置与理想 位置相符合程度。
6.1
机械加工精度
6.1.2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1) 试切法 (2) 调整法 (3) 定尺寸法 (4) 自动控制法
6.1
机械加工精度
2. 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 (1)轨迹法 (2)成形法 (3)展成法 3. 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 (1)根据工件加工过的表面进行找正的 方法; (2)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来保证。
6.16.1.3
机械加工精度
影响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
1. 与工艺系统本身初始状态有关的原始误差 (1)原理误差 即加工方法原理上存在的误差。 (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 它可归纳为两类: ①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在静态下已存在的误差 ②工件与刀具的相对位置在运动状态下存在的误 差 2. 与切削过程有关的原始误差 (1)工艺系统力效应引起的变形 (2)工艺系统热效应引起的变形,
6.1
机械加工精度
6.1.4 加工原理误差 1. 采用近似的加工运动造成的误差 如在车削或磨削模数螺纹时,由于其导程t=πm, 式中有π这个无理因子,在用配换齿轮来得到导 程数值时,就存在原理误差。 2. 采用近似的刀具轮廓造成的误差 如用滚刀滚切渐开线齿轮时,为了滚刀的制造 方便,多用阿基米德基本蜗杆或法向直廓基本 蜗杆来代替渐开线基本蜗杆,从而产生了加工 原理误差。
6.1
机械加工精度
6.1.5 机床的几何误差主轴回转运动误 差 1. 主轴回转运动误差 (1)主轴回转精度的概念 (2)影响主轴回转精度的主要因素 (3)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 2. 导轨的导向误差 3.传动链传动误差
6.1
机械加工精度
6.1.6 刀具、夹具的制造误
差及磨损 1. 定尺寸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及槽铣刀等) 的尺寸误差,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2. 成形刀(成形刀、成形铣刀以及齿轮滚刀等)的 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面的形状精度。 3. 夹具的制造误差对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影响较大。 4. 刀具的磨损会直接影响刀具相对被加工表面的位 置,造成被加工零件的尺寸误差;夹具的磨损会 引起工件的定位误差。
6.1
机械加工精度
6.1.7 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加工误 差 1.切削过程中受力点位置变化引起的加工误 差。(1)在两顶尖车削粗而短的光轴时,工艺系统的总变形完 全取决于机床头、尾架和刀架的变形。工件产生的误差为 双曲线圆柱度误差。 (2)在两顶尖间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细长,刚度小, 在切削力作用下,其变形大大超过机床、夹具和刀具的受 力变形。
6.1
机械加工精度
图4-3 车削细长轴时受力变形产生的加工误差
工件的轴线将会产生弯曲变形,根据材料 力学的计算公式可得其变形量为: y=Fy/3EI=(L-x)2x2/L 车刀车至x=L/2处时工件产生的变形最大, 工件呈中间粗、两头细的腰鼓形。
6.1
机械加工精度
2.切削力大小变化引起的加工误差——误差复映 工件的毛坯外形虽然具有粗略的零件形状, 但它在尺寸、形状以及表面层材料硬度上都有较 大的误差。毛坯的这些误差在加工时使切削深度 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削力的变化,进而引 起工艺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形,使得零件在加工后 还保留与毛坯表面类似的形状或尺寸误差。 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规律”,所引起 的加工误差称为“复映误差”。
6.1
机械加工精度
3. 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1) 提高工艺系统各部分的刚度 ①提高工件加工时的刚度 例如车削细长轴时: 减小工件支承长度 为此常采用跟刀架或中心架及其他支承架。 减小工件所受法向切削力 通常可采取增大前角、主偏角选为90° 以及适当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措施减小。 采用反向走刀法 使工件从原来的轴向受压变为轴向受拉
②提高工件安装时的夹紧刚度对薄壁件,夹紧时应选择适当的夹紧方法和夹紧部位,否则会产生很 大的形状误差。
③提高机床部件的刚度
6.1
机械加工精度
图4—4 薄板零件的磨削
由于工件本身有形状误差,用电磁吸盘吸紧时,工件 产生弹性变形,磨削后松开工件,因弹性恢复工件表面仍 有形状误差(翘曲)。 解决办法是在工件和电磁吸盘之间垫入一薄橡皮 (0.5mm以下)。当吸紧时,橡皮被压缩,工件变形减小, 经几次反复 …… 此处隐藏:13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