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及对策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利率市场化
第18卷第4期2011年
浅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障碍及对策
蒋欣,刘文倩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400067)
摘要:分析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阻碍,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障碍;利率敏感缺口;改革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1.04.101
所谓利率市场化即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
它要求以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为核心,其它金融机构在规定的幅度内围绕基准利率自由浮动各自的存款利率,形成中央银行可以调控、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从我国利率改革的发展情况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可分为四步走:固定利率———
管理浮动利率———放开部分利率———利率全部自由化。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步到第二步的转变,即已基本放弃了固定利率体制,实现了利率的浮动,并且放开了部分利率,现在的问题是要走好第二步,积极推进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转变,逐步扩大利率自由化的种类和范围,并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走好第二步的中心问题是进一步完善利率浮动制度。1
利率市场化阻碍分析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主要有来自三方面的障碍:分别是国有企业的机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和金融市场不完善。1.1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
国家与企业的“父子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软预算约束体制”还没有从根本上革除。在资金的成本和可得性上相比,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可得性,而不是成本的大小。从市场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看,其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仍然达到66%,完全按照市场化进行决策和管理的机制普遍还没有形成,这就造成了企业对利率杠杆的反应迟钝。1.2
从银行的角度看———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商业银行对利率的调控、反应不灵敏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工具。在市场主体缺乏自我约束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根本无法起到左右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作用。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真正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金融企业,对利率的信号反应不灵敏。据统计,1999年,我国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74%,
存款份额占银行业总存款的70%,贷款份额占银行业总贷款的77%。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越高,市场竞争程度越弱,市场利率的形成越可能产生垄断化,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就越低。而过多的经济扶持任务造成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短存长贷趋势严重,一般都存在较大的利率敏感性资产缺口,一旦加息,面临风险很大。就2003年和2004年的中国银行为例。其短期存款远高于短期贷款,使得利
率敏感型缺口远小于零,分别为-1,272.772和-1,604.296。我国商业银行在经历了八次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了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态,利率敏感型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1.3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不健全的金融市场,阻碍了市场利率的最终形成
首先,我国货币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比重较低,规模太小,公众参与很少,不能充分反映货币市场供求状况。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9年底我国证券市场总价总值占GDP的比重为46.3%,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
比例大大低于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其次,我国构成货币市场的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彼此分割,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最后,我国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少,数量小,性能差,质量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善;债券发行以国债发行为主,行业债券发行不足,企业债券严格控制;商品期货品种不足,金融衍生品种没有,市场急需扩大与发展。2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
深化国企改革,使其利益机制与风险机制相对称
企业是我国提高利率的最大阻碍力量,因此,使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是完善我国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只有这样,在银行变动贷款利率时,企业才能通过对成本、利润的合理预期做出增加或减少的计划,并对利率调节的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2.2
完善央行及经营性金融机构的体制
加强央行的独立地位,确保利率政策的制定、实施的稳定性和独立性。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真正把稳定币值作为央行的唯一政策目标。正确利用再贴现、
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执行货币政策。并且,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管理主要受市场行为的导向,应以间接控制为主。2.3
建立发达的金融市场
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促进银行间的资金运用效率,扩大资金在地区的横向流动,同时也为央行运用政策工具干预金融市场打下基础。建立发达的金融市场,关键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放松对货币信贷的行政控制,扩大证券发
下一篇: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