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缺什么(4)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反思中国的教育才能前行
四、少教育情怀
我这话并非空穴来风,我最基本的一个判断是:现在最有思想、最有学问、最有才华的人都不当教师了。而在中国现代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家都曾经屹立在讲台上,给我们输送着最完整、最丰富、最鲜活、最有生长力的精神食粮。当然,我不怀疑现在中国有很多教育大师,但我怀疑这些大师有多少人具有真正的教育情怀。所谓教育情怀,应该是一种痴迷,一种疯狂的热爱,一种执著,一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精神。每个真正的教育者都要有这种姿态,这种品格,这种人文情怀。教育绝对不是饭碗,不是差事,甚至也不是职业,而应该是一项伟大事业,抑或是一种虔诚的宗教,因此,教育需要梦想家和诗人来经营,需要信徒和殉道者来朝圣;需要肉体的投入,灵魂的参与,精神生命的支撑。教育需要乌托邦,需要田园牧歌式的价值追求,教育需要抗争疏远自然、脱离生活和缺乏诗意的种种弊端,为此才能引领儿童回归田园,融入生活,激活其野性思维和原始生命力量。为此必得有人将自己摆放在献身乌托邦的祭坛上。
因此,你选择了在黑板前的站立,你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宗教狂热,一种默默无闻光明磊落的情怀。
在生活中,可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实际上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魔鬼,每个有资格教育别人的人,一辈子都要和它作战。
上一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