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常规(19)
时间:2025-04-07
时间:2025-04-07
眼科诊疗常规
分泌物呈粘丝状。 三、诊断标准
(一)季节性反复发作,奇痒。 (二)临床表现
手电筒侧照可见上睑结膜呈扁平的“铺路石”状改变。 【治疗】
(一)尽可能寻找致敏原,并可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治疗;
(二)以减轻局部症状为主,可用激素眼膏涂眼。但切忌长期使用激素点眼,致使发生激素性青光眼的危险。
(三)症状严重者可合并全身抗过敏用药,如抗组织胺药物、葡萄糖酸钙等。 (四)对于严重的睑结膜型病例,可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 (五)治疗并发症,如角膜炎等需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疗效标准】
一、治愈 结膜炎症消失、恢复正常,结膜刮片找不到嗜酸性细胞。 二、好转 结膜炎症减轻,结膜刮片仍可见到嗜酸性细胞: 三、未愈 结膜炎症不改善。 翼状胬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常见于长期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当病变接近角膜瞳孔区时,因引起角膜散光或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睑裂部球结膜呈翼状赘生组织,尖向角膜。当胬肉较大、肥厚水肿时,可妨碍眼球运动。
二、检查
按其发展与否,可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两型。
(一)进行性翼状胬肉:头部隆起、其前端有浸润,体部充血、肥厚,向角膜内逐渐生长。 (二)静止性翼状胬肉:头部平坦,体部菲薄,无充血,静止小发展。 三、诊断标准
(一)睑裂部球结膜肥厚隆起,呈三角型,底部朝毗部、头部向角膜方向发展; (二)需与睑裂斑和假性胬肉相鉴别。睑裂斑通常不充血,形态与胬肉不同,底部则相反,且不向角膜方向发展。假性胬肉通常有角膜溃疡或创伤病史,与附近结膜相连,可在
上一篇:ABB电机资料
下一篇:ATA24 电源系统